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信仰论之一

                        信仰,人类精神依归的心灵家园
                                                ——信仰论之一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精神文化中信念的核心部分。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主张,或说教,或现象,或神秘力量的信服和尊崇,从而在意识中建立起来的一套人生价值体系。信仰是人类精神依归的心灵家园。

        (一)什么是信仰
信仰的内容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天人合一信仰、宗教信仰、科学信仰,对祖先崇拜是信仰,对权力地位金钱声誉美色等的痴迷和崇拜也是信仰,“及时行乐”、“得过且过”等也是信仰。一个群体可以有共同的信仰,而群体内的个体之间也有差别。信仰按照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例如按照哲学观点可分为有神论信仰和无神论信仰,按照宗教可分为宗教信仰和非宗教信仰,按照内容可分为政治信仰、生活信仰、文化信仰、道德信仰等等。
(二)信仰的产生
信仰并非人生来就有。一个人信仰的产生是受到父母、社会、宗教和传统的影响的。当一个人完成青春发育之后,在参与群体或社会生活中,经过内在的回应、选择而产生了自己的信仰。
信仰可以获得,可以被塑造,也可以被抛弃。
(三)信仰的作用
1,信仰能够赋予短暂人生以永恒的意义。信仰的本质是相信其正确,甚至宁愿相信其正确;不在于其是否真实。有信仰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因为坚持这种信仰就会使自己有所追求、有所寄托,就会调动自身的知识、能力等一切力量,集中于既定的目标上,从而推动个人以至社会的发展。当然各人不同的信仰对社会所产生的价值也是不同的。
2,信仰是支持道德生活的基石。信仰是一种意识,而道德是在信仰支配下的行为动力和“指向灯”。所以,不同的信仰就有不同的道德选择、道德人格和道德行为,因而对社会也会产生不同道德效果。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