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信仰在外来势力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开始转型,但至今尚未定型。随着我国的发展和国际局势的变化,我国社会已进入了新的转型期,中国人的信仰将在发展性继承的基础上,吸纳世界优秀文化元素,逐步重建升华,实现转型,并在新时期大放光彩。
一.中国人的信仰为何要升华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因受到冲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的信仰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开始了转型,但这种转型是被迫的无序的,且出现了某种混乱,因而至今没有定型,以至影响了中国人的发展和生活。所以,中国人的信仰必须通过重建升华,实现新的转型。
1,中国自鸦片战争至今,经历了社会激烈动荡和社会巨大变革的两大时期。
自1840年至1949年的109年间,是中国社会激烈动荡的时期。在此时期,中国经历了6次大的反侵略战争:1840—1841年的鸦片战争,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1—1945年的抗日战争;2次社会改良:1861—1895年的洋务运动,1898年的维新变法;4次社会革命:1911年的辛亥革命,1926—1927年的国民革命,1927—1937年的土地革命,1946—1949年的反“三座大山”革命。
自1949年10月至现在的70多年间,是中国社会巨大变革的时期。在此时期,中国经历了2次巨大的社会变革:1949年10月—1978年12月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978年2月至今的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2,鸦片战争至今,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政治上,中国经历了2次巨大变化:1911年推翻了持续两千多年的帝王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经济上,中国经历了3次巨大变化:1840—1949年,帝国主义列强的一系列侵华战争给中国人带来无穷灾难,帝国主义凭借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割地赔款、开放商埠的不平等条约,疯狂地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疯狂地压迫、奴役、掠夺、剥削中国人民,中国的自然经济被打破,使中国的经济沦为半殖民经济;1949—1978年,中国进行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三大改造”,消灭了私有经济,实行计划经济,逐步实行工业化;1978年至今,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社会组织上,中国也经历了3种组织形式的变化:1840—1949年农业国的中国农村仍然是家庭经营形式,只是日趋贫困而已,城市里无论是民族资本企业还是官僚资本企业,都是不发达的家族式企业;1949—1978年,中国农村全部是以生产队为分配单位的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集体经济,城市的工商业、服务业则全是国有经济;1978年至今,中国农村逐步取消了三级集体经济,实行家庭土地承包经营制,而且正逐步向农业集约化经营过度,城市则实行国有、集体、股份、私营等多种经营形式。
文化上,1840—1949年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国学衰落,西学盛行,各种思想纷呈;1949—1978年,先是搬用苏联经验,后是推行阶级斗争的极左政策,实行统一的社会文化和思想观念;1978年至今,推行文化体制改革,大量介绍世界各种优秀文化,文化类型和思想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使文化交流更为便捷和频繁。
3,目前中国人的信仰正处于转型、升华的关键期。
由于中国一百多年来经历了剧烈的动荡和巨大的变化,让中国人原来形成信仰的自然、经济、社会的三大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经济和社会的变化更是惊人,因而对中国人原来的信仰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各种价值观念和信仰在中国人中传播而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但是,一方面,中国人的信仰形成已有4千多年历史,而受到冲击仅有170多年,因此没有根本动摇中国人原来的信仰,而且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人的自信也逐渐趋强,人们的信仰也有恢复之势;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改革已进入了深化、转型阶段,加上腐败泛滥、贫富分化、就业严峻、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造成公信力缺失、思想道德混乱,使不少中国人的信仰出现了迷惘,所以,目前中国人的信仰正处于重建、转型、升华的关键期,必须抓住时机,让中国人的信仰尽快升华,实现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