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注册(论坛设有QQ交流群1056683693)
登录
论坛
搜索
帮助
导航
周恩来论坛(ZELBBS.COM)
»
周恩来论坛与网易友情博客圈共建活动专区
»
纪念周总理诞辰
» 网易博客圈《中国诗歌博客圈子》日记区原创作品连载(现已连载60篇)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发新话题
发布投票
发布悬赏
发布辩论
发布活动
发布视频
发布商品
永日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永日
当前离线
UID
2972
帖子
1520
精华
2
积分
7241
阅读权限
1
在线时间
12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4
最后登录
2025-1-9
研会会员
1
#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0-3-15 05:59
|
显示全部帖子
网易博客圈《中国诗歌博客圈子》日记区原创作品连载(现已连载60篇)
【祭·周总理--诞辰112周年】大型纪念活动,网易博客圈《
中国诗歌博客圈子
》日记区原创作品连载
收藏
分享
评分
回复
引用
订阅
TOP
永日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永日
当前离线
UID
2972
帖子
1520
精华
2
积分
7241
阅读权限
1
在线时间
12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4
最后登录
2025-1-9
研会会员
2
#
发表于 2010-3-15 05:59
|
显示全部帖子
预留
回复
引用
TOP
永日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永日
当前离线
UID
2972
帖子
1520
精华
2
积分
7241
阅读权限
1
在线时间
12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4
最后登录
2025-1-9
研会会员
3
#
发表于 2010-3-15 06:05
|
显示全部帖子
原创 七绝 悼念周总理 新韵
作者:
无为处士
作品编号:
ZHSGBKQZ-SC-Y
-001
将倾大厦苦独支,非复南昌首义时。
魂洒江山千里泪,异国旗降万人痴。
注: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 说: “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
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
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屐痕雅和:
读无为处士《悼念周总理》有怀
管仲诸葛宰相才,堪能媲美数恩来。
忍辱负重为家国,耿耿中心举世怀。
青未雅和:
处士笔落悼总理,青未泪洒翰墨轩;
昆仑巍巍千秋笔,华夏英魂天地间。
耕夫雅和:
七绝.悼念贤相
和无为处士
耕夫
武候开创鞠躬风,爱国犹忘自家身。
前赴后继长风荡,山念地嗷爱民情。
杏林愚翁雅和:
似牛负重几十年,换来中华新地天。
瞑目犹愿献身骨!滋养碧海沃山川。
回复
引用
TOP
永日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永日
当前离线
UID
2972
帖子
1520
精华
2
积分
7241
阅读权限
1
在线时间
12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4
最后登录
2025-1-9
研会会员
4
#
发表于 2010-3-15 06:07
|
显示全部帖子
原创 怀念周总理【祭·周总理--诞辰112周年】
作者:
yuanyuancuicui
作品编号:
ZHSGBKQZ-SC-Y-002
日乾举独俯横虎龙胸尽
月坤世立首眉跃腾襟忠
齐淘无人百对长黄坦报
辉尽双寰姓敌江河荡国
点污懿凝毕口歌诗情名
亮泥德聚生诛咏赋洒扬
华浊天浩鞠群两一三五
夏水之然躬魔袖代教洲
光昏娇正尽乱清伟九四
明君子气瘁舞风人流海
回复
引用
TOP
永日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永日
当前离线
UID
2972
帖子
1520
精华
2
积分
7241
阅读权限
1
在线时间
12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4
最后登录
2025-1-9
研会会员
5
#
发表于 2010-3-15 06:10
|
显示全部帖子
【原创】永缅周总理(古风)
作者:
于广法
作品编号:
ZHSGBKQZ-SC-Y-004
与梦菲同悼总理
一瞻画像忆往昔,
再见鲲鹏风云举;
公之图南身尽瘁,
再哭总理无尽际!
回复
引用
TOP
永日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永日
当前离线
UID
2972
帖子
1520
精华
2
积分
7241
阅读权限
1
在线时间
12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4
最后登录
2025-1-9
研会会员
6
#
发表于 2010-3-15 06:15
|
显示全部帖子
(原创)周恩来不死,他与祖国同在
作者:
cai6589
作品编号:
ZHSGBKQZ-SC-Y-005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诗人臧克家写给鲁迅的悼词。
的确,超一流伟人在人民心中,永远不会“死”,尽管他或她的躯体早已不在了,但是,他或她的思想和精神却会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中国现代历史上,能够被称为超一流伟人的,有几位呢?周恩来当然就是其中之一!
34年前,也是这样一个早晨,天空也是这般阴云密布。我还依稀记得,那天我起床晚了,父母早就出门上班去了。看时间,都过了7点,我急忙胡乱穿上衣服,抓起书包便冲出家门,向学校跑去。
路上,许多急匆匆上班的人却一反常态,他们伫立于路旁,低着头,痛哭流涕。当时,我只有11岁,小学4年级,根本还不知道什么叫悲痛欲绝,见到许多人,尤其是女人们放声大哭,如丧考妣。我除了惊异,便是懵懂。
冲进校园,看到老师和同学都肃立在教室前,低头落泪。一向对调皮捣蛋的我非常反感,不时处罚我的班主任,此时却一反常态地走过来,揽过我,语气异常和蔼,她抽泣着轻声告诉我,赶快在黑板上写几个字。我几乎吓呆了,惊恐地望着她: “老师,您......您没事儿吧?”我哆嗦着小声问道,“周总理......”“什么?周总理?周总理怎么了?”我瞪圆了眼睛,听到大喇叭里的哀乐,我似乎明白了。
我奋力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白色的大字——“敬爱的周总理永垂不朽!”一边写字,一边回忆。
那些年,看露天电影时,但逢“新闻简报”有周总理接见外宾什么的内容,大家都会起立,热烈鼓掌欢呼;后来,《人民日报》上说,周总理在医院接见外宾什么的,知道周总理生病了;再后来,就是刚刚被解放了的邓小平成为“代总理”;再后来,报纸、电视和电影里,周总理的消息越来越少;到了4届人大召开前夕,大家看得上电视了(当时,我父亲他们系里有一台俄制21英寸黑白电视机),当消瘦的周总理,强撑着病体、吃力但精神矍铄、慷慨激昂地读完《政府工作报告》,号召大家努力建设四个现代化时,许多人不禁潸然泪下。
1976年1月8日那天,学校没有上课,大家合力做了一个很大的花圈,我又写了挽联。
过了若干天,周总理的遗体告别仪式。电视里给我印象最深的镜头,莫过于90高龄的朱老总,满脸泪水,颤颤巍巍、吃力地举起右手,行了一个非常标准的军礼——后来,老一辈儿流着泪告诉我,共和国每一个军人,都该向周总理敬军礼,因为,周总理是这支军队的缔造者;而朱老总行这个军礼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周总理是他的入党介绍人。
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我们在场,大家和周围沿着长安街两侧,一字排开的一百多万人一样,低头失声痛哭,那个场面之“震撼”,根本无法用语言形容。恐怕,这辈子,不会再有“场景复制”的可能——97年,送走小平时,长安街两旁也聚集着自发而来的百万之众,但是,大家没有像送周总理那样撕心裂肺的悲伤,只是充满敬意。
到了1976年4月5日,清明节,我们原来说好的,全校师生一起去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但是,清晨,当大家集合完毕准备出发时,活动突然被叫停——“接到上级指示,小学生不要去了,广场上人太多了!”大家气愤得几乎炸了窝!
我们没有服从上级要求“上课”的安排,在学校举行了悼念仪式,许多老师流着泪,为大家讲述了周总理的一生,尤其是他青少年时代的故事,我第一次知道了,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放学之后,到了晚上,通过广播才知道,天安门广场上发生了“4.5反革命事件”,许多人被抓,最后,刚刚出来工作了两三年的小平同志,又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了。
作为孩子,我还不懂“政治”。那时,我和一位从海淀区工委下放到本校当校长的王姓老师关系甚好,找他审阅在全校“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大会上的发言稿时,他摸着我的头,叹息着、悲愤地小声对我说:“批判吧!打倒吧!把好人统统打倒了,国家怎么办啊?”后来,在全校“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大会上,十几篇发言稿的内容几乎一致,都“山寨”于《人民日报》或《光明日报》的大批判文章,大家也都有些“无精打采”。
直到1978年,我上了初中,才陆续知道些“内幕”,也才有机会看到周总理生平事迹的完整介绍,也才初步了解到周总理一生的思想、信仰、事业、生活和追求。
我加入共青团的时间是1982年1月8日,发展会上,当众多团委和团支部的领导问我,今后如何严格要求自己时,我只是说了一句——“努力学习周总理吧!当然,能学会千分之一,就是一个完人了;学会百分之一,足可名垂青史!”
谁能具备周总理的人格、思想和工作能力呢?谁又能“完整复制”他的一生呢?周恩来,绝对不是谁能够“完整复制”的,这样的“圣人”,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恐怕掰着一只手的手指头就可以数过来——不能要求谁“像”他,想超越他,简直是妄想。有些人,尤其是那些位高权重者,能够“尽力效仿或模仿”他的言行,哪怕只有十之一二的“皮毛”,就足够让中国人爱戴了!
生前“鞠躬尽瘁”,为自己的人民、为自己的国家、为自己的信仰;死后,连骨灰都没有留下,供后人瞻仰、凭吊和怀念,这种纯粹的“死而后已”,现在,又是谁能够做到的呢?
然而,自己就是化为齑粉,却与祖国的山河蓝天大海同在,把自己的身躯和灵魂完全“化”进了自己的祖国,这又是何等彻底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他面前,那些自私自利、卑鄙龌龊、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人,应该感到惭愧和羞耻;在他面前,那些尽力效仿他的人,应该感到欣慰鼓舞和振奋;在他面前,那些有志于振兴中华的后来者,应该努力寻找他的足迹,沿着他思想的引领去奋斗,中国才会有希望和光明的前途!
周恩来不死,他与祖国同在!
回复
引用
TOP
永日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永日
当前离线
UID
2972
帖子
1520
精华
2
积分
7241
阅读权限
1
在线时间
12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4
最后登录
2025-1-9
研会会员
7
#
发表于 2010-3-15 06:17
|
显示全部帖子
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2周年(原创)
作者:
强子老兵
作品编号:
ZHSGBKQZ-SC-Y-006
怀
旧岁月思如潮,
念
念难忘总理貌;
周
身铁骨铮铮硬,
恩
惠千秋国民敬;
来
去匆匆肠痛断,
总
当英容常相见;
理
顺成章传千古,
国泰民安告慰抚!
回复
引用
TOP
永日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永日
当前离线
UID
2972
帖子
1520
精华
2
积分
7241
阅读权限
1
在线时间
12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4
最后登录
2025-1-9
研会会员
8
#
发表于 2010-3-15 06:34
|
显示全部帖子
周恩来教育改革思想探析(原创)
作者:
继绝学
作品编号:
ZHSGBKQZ-SC-Y-007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卓越的领导人。作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主要成员之一,周恩来十分关心和重视教育事业,特别是对教育改革,他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做了精辟的阐述。
一、教育改革必须慎重
教育改革涉及面广,牵涉人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因此,周恩来一再强调,教育改革必须慎之又慎。早在建国之初,他就指出,教育改革“要谨慎”,“不能漫无计划,兴之所至,乱搞一气,要区别轻重缓急,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在某些问题上要善于等待”。“教育改革是比较长期的事”,“但不能停止不动”。他要求教育改革要“有重点的稳步前进不是不进或冒进,也不是齐头并进”,而应该是“根据需要与可能来定出进度”。他反对把“摊子”铺得太大,在教育上搞平均主义,批评那种“鲁莽从事,过于性急,企图用粗暴的方法”进行教育改革,认为这样只能给教育带来损害,其结果是“实际上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二、“要保证教育质量”
教育改革要不要保证教育质量,针对这个问题,周恩来旗帜鲜明地作出了肯定回答。他明确指出: “教学是学校中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校长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为了纠正当时教师、学生过多地参加社会活动和校内非教学活动的偏向,搞好教学工作,保证教育质量,他对学校的管理、教师和学生参加校内外活动时间、教师的培训和调动,以及学校的设备、教学方法等诸多问题,都作了重要的指示。1959年5月,周恩来接见天津大学师生,再次强调“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教育是主导方面,因为学生来学校就是为了学习。我们一定要认清主导方面,认不清主导就没有方向,认不清就没有重点。”他又反复告诫:学校不要盲目求大,“要保证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我们目前的主要问题”。后来,周恩来在罗马尼亚接见中国留学生时,又批评了那种“红而不专”的不良倾向,他认为学习搞不好,只红不专,不能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什么搞革命,搞建设,都是一句空话”。
三、“要重视青年一代的健康”
学生的健康应该是教育改革优先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个问题又往往为许多教育工作者所忽视。周恩来敏锐地感觉到这一点。他认为,教育改革必须关注和重视青年一代的健康。他说,现在许多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很差,“搞得年纪轻轻的就头疼,眼花,戴近视眼镜”,身体“还不如我们这一代好”。考军校,过不了关;搞建设,也不合格。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状况,他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增进学生健康的改革办法。其一,“减负”。也就是“减轻课程负担和减少社团活动方面”。其二,倡议增加早操,增加体育活动时间,使学生有足够时间锻炼自己的身体。其三,要求公开向青少年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加强生理卫生的教育。他深刻地指出:“在生理卫生教育中,很多学校总是进行一般的卫生教育多,进行生理教育少”。卫生教育,大多脱离实际。对于青少年学生需要的生理知识,则讲得不多,且太笼统,太抽象,有些东西,“搞得很神秘,结果反把身体搞坏了”。最后他强调: “应该使年轻人懂得一些生理发育的自然规律,这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
四、要重视职业技术教育
周恩来多次阐述这一观点。他说,这是由现阶段我国国情决定的。“我国现在正在积极地准备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技术人才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必要条件。而大量地训练与培养中级和初级技术人才尤为当务之急。”他说,“水利部只治理一条淮河,就感到工程技术人才不够。铁道部只修了三条铁路,如果再多修一点,也会感到人才不够”。所以,“我国现有的中等技术学校,在数量与质量上,均远不能适应此种需要”。他还以一个政治家的远大目光预见到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升学的人数毕竟是少数,而大部分人还必须回到农村就业的现实。要求在各级教育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中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同时,他还要求城镇也要相应办起一些专门职业技术学校,并且就这些学校的设置、变更、停办、分科、招生、课程、实习、经营、人事、分配等,都作了详细而又明确的指示。
此外,周恩来还精辟阐述了加强学生思想教育、进行学制改革、重视外语教学、提倡民办学校,等等。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提出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终生教育思想。
总之,周恩来以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的胆魄和勇气,敢于突破旧教育的禁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教育改革主张,为改造旧教育、促进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我们重温这些言论,对改革和发展我国现在乃至将来的教育,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回复
引用
TOP
永日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永日
当前离线
UID
2972
帖子
1520
精华
2
积分
7241
阅读权限
1
在线时间
12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4
最后登录
2025-1-9
研会会员
9
#
发表于 2010-3-15 06:36
|
显示全部帖子
【原创】周恩来两句鲜为人知的名言
作者:
闲云野鹤
作品编号:
ZHSGBKQZ-SC-Y-008
* 坐着喊,何如起来行 * 吾貌虽瘦,必肥天下
总 理 名 言 励 我 行
周恩来总理的名言警句凝聚了他的崇高精神,显示了他不朽的人格魅力。周恩来总理是我们几代人心仪的楷模,学习的典范。他的名言更是我们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他在青年时期的那句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励志名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为他自己树立了坚定而远大的学习志向,而且也激励了许许多多为祖国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而孜孜探索的中华学子。
他令我终生难忘、时刻激励不断进取,乃至年逾花甲仍不敢有所放任、懈怠的名言,除了这句以外,给我印象最深、触动最大的该是周恩来总理在青年时期的另一句名言和他晚年的一句话。
青年时期的另一句名言是出自他在1922年所写的题为《生别死离》的自由体诗:“坐着喊,何如起来行。”
周恩来生于1898年。1922年周恩来年仅24岁,其《生别死离》是他在欧洲勤工俭学时,悼念为革命事业捐躯的好友,抒发自己志向时所写的诗。
“坐着喊,何如起来行”与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都堪为振聋发聩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侧重的是志向、目的;“坐着喊,何如起来行”则强调的是实践、行动。年青的周恩来面对未来的理想和志向,斗志明确,意念坚定。同时他更清楚地认识到,目的的实现来不得半点虚幻与怠惰,必须要用扎扎实实的努力才能取得。
周恩来的一生宵衣旰食,竭尽全力地为祖国、为人民而工作;他本人就是一面坚决“起来行”绝不“坐着喊”,光可鉴人的明镜。
今天我们读起(与其)“坐着喊,何如起来行”来,仍旧会感到有强大的现实意义和尖锐的针对性。我们的民族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实在是始终需要这种执着的任劳任怨的切忌“坐着喊”奋然“起来行”的不务虚名、努力实干的精神。
上一世纪70年代,周恩来已积劳成疾,但他依然日理万机,辛劳不辍。显现他亮节高风的另一句名言是:“吾貌虽瘦,必肥天下。”——这是周恩来总理当时用来解释自己矻矻终日、勤奋工作之动力的八个字。
重病在身,心忧天下,坚持工作;身体状况的确很糟,相貌非常消瘦。——这就是晚年的周恩来。他的“瘦”不仅仅表现在身体上,而且表现在他严以律己的苛刻的生活中。穿的睡衣几经缝补,节衣缩食资助烈士遗孤┉┉鞠躬尽瘁,两袖清风;数十年,“总理”着共和国的亿万资产与财福,竟无一存款。——你说他“瘦”也不瘦?
但是他的恩泽不仅惠及天下百姓,而且对国际和平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他的精神将永远薪火相传地激励、润泽着中国乃至世界人民,成为人们共有的无与伦比的巨大财富。
“吾貌虽瘦,必肥天下”——这正是具有伟大人格魅力的周恩来崇高精神、高尚品德的具体写照。
难怪在他去世时(1976年1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主张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为之降半旗致哀。
周恩来总理的这两句名言,铭志在怀,常咏常新。每当念及,都会有一种新的责任感和力量油然而生。——尽管身在夕阳,言轻力微,已逐渐地没什么人期待你履行什么义务或责任,再希望你贡献什么力量;但是,做为一个人只要生存,就该有应负的责任,就必有可用的力量。
朋友们,无论年龄大小,职位高低,请牢记:与其“坐着喊,何如起来行”!——时不我待呀,在有限的时日中,再为家人、朋友,乃至国家或社会多做一点、两点问心无愧的、或大或小的贡献,你会感到生活得更加美好幸福,心地也会更加坦然而无憾。
——周恩来总理“吾貌虽瘦,必肥天下”的宏愿,显然不是寻常百姓所能及的,然而,以我辈“草民”之“貌”尽管少有“肥天下”的奢望,可是若能以我菲薄之力,而常能“肥”及所爱的事业,利及所爱的人,何尝不是人生乐事!
回复
引用
TOP
永日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永日
当前离线
UID
2972
帖子
1520
精华
2
积分
7241
阅读权限
1
在线时间
12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4
最后登录
2025-1-9
研会会员
10
#
发表于 2010-3-15 06:38
|
显示全部帖子
【原创】《如梦令》(新韵)题周恩来画像
作者:
直言
作品编号:
ZHSGBKQZ-SC-Y-009
世界古今说遍:
谁比周公仁善?
总理大国财,
薄纸未私一片。
伟岸!
伟岸!
百姓心碑铭传。
回复
引用
TOP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返回列表
百年不了情
交流讨论
缘聚西花厅
百年不了情
我们爱总理
周恩来论坛与网易友情博客圈共建活动专区
纪念周总理逝世35周年
纪念周总理诞辰
站内链接:我们的总理——周恩来
总理资料
文字资料
站内链接:《周恩来档案》直飞通道
研会会务
研会公告
休闲娱乐
谈古论今
天天泼水节
版务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