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1962年冬天,周恩来去北京饭店理发,下车刚进门,迎面遇到一位因事外出的服务员。这位服务员见总理要进门,急忙退到一边,让总理先走。周恩来不但没有进去,反而招手让服务员先走,并且和蔼地说:“你有工作,我只是来理发,应当让你先走,为什么给我让路呢?”</P>
<>文革期间,有一次郭沫若和周恩来一起接待外宾,送客时郭沫若陪周恩来到人民大会堂北门口,当时天已微明,寒风习习。回屋后,周恩来就批评杨德中警卫工作没做好,说郭老这么大年纪还让他吹风,接着就劝郭沫若回去休息。</P>
<>当年在上海搞地下工作时(1927-1931年),中央禁止机关工作人员看电影,但有一个同志违反了这条纪律,组织上决定给予处分,周恩来觉得这是一个有代表性的问题,不能简单地以处分解决问题,便决定亲自参加这个会。这人更紧张了,准备等候严厉的处分。但周恩来到会后,和这个同志亲切握手,询问他的健康状况,要求大家先发言。大家发言后,周恩来说:“希望看进步电影,包括我自己在内,是人同此心的。但我们是共产党员,一切要服从党的纪律,服从革命的利益,我们是处在秘密环境条件下,敌人正利用进步电影为诱饵,妄图破坏党,破坏革命,这就成为一场严酷的斗争。如果从个人兴趣出发,而违反党的纪律这就有利于敌人,而有害于革命,这当然犯了严重的错误,应该受到严格的批评。但这主要是思想的错误,党性不强的错误,属于党的组织教育不够的问题,只要决心改正,党是可以宽恕的。但必须不再重犯,尤其要牢记凡是不利于党,不利于革命的任何言行,都要引以为戒,否则不仅是错误,而且是罪恶了,那就必须受到纪律处分。”最后,周恩来提议这次不给这个同志给予处分。</P>
<>《怀念周恩来》,人民出版社,1986年</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3 5:59:31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万隆会议时,周恩来多次与苏加诺会谈,每次会谈时,周恩来都叫服务人员关上电扇,因为周恩来发现苏加诺非常怕风,虽然周恩来很怕热。</P>
<>每次周恩来向外交部的领导提问时,他们都很紧张,因为周恩来的提问不仅多,而且难度大,必须事先充分准备才能过关。还有一点,周恩来的提问不仅限于每个人的工作范围,往往涉及其他工作,他认为每一项工作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和其他工作有不同程度的联系的。</P>
<>《韩叙传》,阮虹,世界知识出版社</P>
<>50年代初,政务院经常开院务会议,温济泽(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有时列席会议。每次周恩来都准时到会,他走进会议室,在会议桌一头的主席座位就坐,按下桌上的铃。然后按着秘书事先准备好的应出席会议人员名单,一个个点名。点到谁,谁就应声答“到”有人没到,周恩来就叫秘书打电话。人来以后,周恩来问:“你为什么迟到?”然后说:“你一个人迟到*分钟,这么多人等你,浪费多少时间?以后一定要准时到会。”(260页)</P>
<>1958年6月,在十三陵水库工地,温济泽和几个人运石料,不小心腿撞倒手推车上,划了一条口子,渗出血了。周恩来大声呼叫:“卫生员同志!有位同志受伤了,快来!”</P>
<>《第一个平反的右派--温济泽自述》,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6</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31 17:47:37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一次,周恩来会见外宾,要拍一张主宾合影。在这之前周恩来曾经要求摄影记者在外事拍摄前要说英语“请注意!”大家都学会了,周恩来也挺满意。但这次有个记者忘了,按快门时用汉语说了声“请注意”就拍照了。周恩来气坏了,外宾一走,周恩来手在半空中画了一个很大的半圆弧:“你们要练兵到八达岭去!这里是国际场合,不是练兵的地方!”</P>
<>由于当时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经常走到天安门城楼栏杆前,向群众挥手致意。为了拍好镜头,记者经常探身栏杆之外。有一次杜修贤悬着身子对好焦距,突然有人用手紧紧拽着衣角,杜修贤怕按快门时手动,就直叫:“别拽,别拽,再拽镜头就虚了!”可是身后的手越拽越紧了,杜修贤以为是警卫,站直身子正要叫,一看竟然是周恩来!“要镜头不要命了,掉下去怎么办?”周恩来轻声却十分严厉地责备。(这样的事杜修贤遇过多次,别人也遇过多次)</P>
<>《跨出中南海--红墙内中国政要秘闻》,顾保孜、杜修贤,中国妇女出版社</P>
<>1962年春,周恩来到沈阳。每天早晨吃小米稀饭,把省里来陪同的都赶回家吃饭了。周恩来去一个剧场看演出,刚进剧场,看到观众席前摆了一个大沙发,周恩来发火了,当时的东北局负责人宋任穷只得把周恩来让进休息室,并令工作人员换上普通沙发。最终周恩来没坐沙发,而是在舞台侧面的耳光室观看了整个演出。</P>
<>《红色音乐家--劫夫》,霍长和,人民出版社</P>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一次摄影师跟随周恩来和陈毅工作,从云南回到北京机场时已是中午一点,机场餐厅只摆了周恩来和陈毅两副餐具。周恩来一定要摄影师一起吃饭,摄影师正要上汽车回家,听见总理叫吃饭,都一个个高高兴兴地走来。陈毅说:“快来,快来,你们再不来,总理要‘罢吃’了”。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每当工作结束后,周恩来都要亲切地向摄影师致意:“同志们辛苦了!秀才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并一个个握手告别。</P>
<>摄影师韩德福有一次工作中被车撞伤,周恩来马上把他扶到自己的车上,并亲自打电话给有关负责人照顾他。</P>
<>徐肖冰谈起:现在天安门城楼前沿的铁栏杆是以往没有的,那时摄影记者拍主席台正面镜头非常困难而且不安全。一次他正在拍摄毛泽东的镜头,周恩来拉住了他的衣襟,怕他摔下去。</P>
<>1949年中央刚进北京,徐肖冰、刘德源、石益民等一些摄影师到机场迎接,周恩来从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他们,走过来亲切地向他们打招呼,问长问短,紧紧地拥抱他们,就在机场同他们一起照相。</P>
<>在出访亚非欧14国时,周恩来和摄影师在飞机上一起研究拍摄提纲,成立新闻组,周恩来鼓励摄影师庄唯大胆主持小组工作,并说:“我也是你们小组一员,我们一起研究。”后来到达非洲一个国家时,摄影师见周恩来劳累过度,身体不适,在一次研究摄影报道工作时就没有去麻烦周恩来。哪知会开了一半,周恩来说:“我不是说好了是你们小组成员嘛,开会怎么不通知我?”</P>
<>有一次周恩来把摄影师牟森带上天安门城楼,问他:“明天你站在那个位置拍,怎么拍?”牟森说:“我就站在这个边上。”周恩来说:“那不行,你这个位置既挡了领袖看群众,也挡了群众看领袖。”便亲自给他选最好的角度。周恩来又怕各新闻单位摄影记者一哄而上抢镜头,挡了场面,又为各家记者做了仔细安排。</P>
<>《怀念周恩来》,人民出版社,1986年</P>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931年12月,红五军团保卫局的队伍在江西兴国某地剿匪,由侦察科长王振铎指挥,以少敌众,大获全胜。在这之前,周恩来委托他从瑞金带一封机密信件给红五军团,信及时送到了。然而有人误报情况,说王振铎没有送到。周恩来听说后又急又气,误认为由于他的不负责任耽误了战机,立即传令给王振铎警告处分。王振铎并不申辩,照常指挥部队取得胜利。后来,周恩来得知信送到了,错怪了王振铎,又打电话撤销了处分,并亲自诚恳地向王振铎作检讨,赔礼道歉。</P>
<>国家保卫局机关住在福建汀州时。一天晚饭后,有些人要发起足球友谊赛,保卫局长邓发是足球爱好者,马上响应,拉队伍,把欧阳毅(当时邓发的秘书)挑上了,但是还差一个人。这时周恩来路过,看到他们闹嚷嚷的,就问:“欧阳,怎么回事?你参加足球赛了,怎么还不打?”欧阳毅回答:“我参加了。副主席,我们人手还缺呢!”周恩来一面解开上衣钮扣,一面笑呵呵地说:“算上我一个,你们要不要我这个队员?”大家喜出望外,“要!欢迎!”在大家的欢呼声中,周恩来一手亲切地搭着欧阳毅的肩膀,并肩走进球场。周恩来守门,邓发前锋,欧阳毅后卫。</P>
<>《欧阳毅回忆录》,中共党史出版社</P>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长征时的一个夜晚,周恩来的警卫员魏国禄提着一个三层饭盒,想赶到周恩来前边给他送饭,结果一不小心,摔了一跤,饭都撒了。魏国禄心里不是滋味,摸了摸挎包里还有一块锅巴,又急忙向前赶去。警卫员范金标看到他赶上来,就高兴地说:“快,快拿饭给首长吃。”魏国禄小声说:“摔了一跤,饭撒光了。”“哎呀!那怎么办?”范金标非常着急。周恩来听到他们俩说话,就走过来。范金标告诉他,魏国禄摔跤把饭撒了。魏国禄走到周恩来跟前,非常难受地说:“我摔了一跤,饭都撒光了。”“摔得怎么样?能不能走?”他说着弯下腰,看了看魏国禄擦掉了一大块皮肉的腿,“饭撒了是小事,看你摔成什么样子啦。”接着就叫范金标找卫生员给魏国禄上药。</P>
<>过大渡河时,周恩来叫警卫员找来读和指挥人员了解情况,一个年轻的指挥员报告说:“原来的板桥被敌人破坏了,临时铺的木板不牢固,部队过得很慢,马匹根本不敢走,刚才有一匹马翻下去了。”周恩来听说有马落水,忙问:“人有没有受损失?”“没有。”周恩来一再叮嘱他,一定要后边的部队守秩序,听指挥,保证安全。牲口不能过就最后过,或者蒙上眼睛,或者找一个适当的地方让马匹游水过去,不要影响了部队。之后周恩来等人开始过桥,周恩来告诉警卫员们:“过桥的时候要小心,眼睛要看对面,不要向下看。”到了桥中间,范金标停了下来,告诉周恩来说:“有一块木板裂开了。”周恩来说:“我们修一修,铺好了再走。”说着他亲手拉木板,铺好了才继续往前走,就这样边走边修。</P>
<>过草地时的一个晚上,周恩来的几个警卫员露天宿营,半夜风雨交加,被单做的帐篷全湿了。周恩来发现以后,走出帐篷来到他们身边,亲切地说:“你们到我的帐篷里去吧。”见他们不动,由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催促他们快进去。大家觉得帐篷里本来就拥挤,再进去人,周恩来就无法工作和休息了。于是说:“我们进去,您就休息不成了。”周恩来却笑呵呵地说:“你们不进去,我就更休息不成了。”</P>
<>《随周恩来副主席长征》,中国青年出版社,魏国禄</P>
<>1938年,周恩来从汉口办事处去武昌同蒋介石谈判,一直谈了3、4个小时。警卫员有的坐在休息室里聊天,有的在汽车里睡觉。周恩来出来以后,看到几个人正在谈话,笑着问:“你们在谈些什么?”大家说:“我们坐着没事干,在闲聊天。”周恩来和蔼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望了一遍,然后说:“我有一个好办法。”“什么好办法?”大家高兴地问。周恩来说:“从今天起,每次出来你们都要随身带些书和报纸,我在里面谈判,你们在外面读书报。谁都不许打瞌睡。”周恩来笑了笑,又说:“你们买本字典来,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学完了你们就写文章。”“写文章?我们人的那几个字还能写文章?”“能!只要你们肯学就能写。读完报纸和书本上的文章,你们有什么体会,有一句写一句,有两句就写两句,还可以写日记,你们说好不好?”</P>
<>在重庆办事处的一天下午,外面下大雨,警卫科长邱南章坐在屋里看书。这时周恩来从二楼下来,在一楼门口遇见邱南章的妻子:问道:“梅荣,南章同志在做什么?”“读书呢。副主席,我去叫他吧。”“哦.....不,我不找他。你进屋吧你们的雨伞拿出来,我用一下。”梅荣真的以为周恩来只是来借伞的,就进屋拿着雨伞跑出去了,一会儿工夫又回来了。邱南章很奇怪,问她拿伞出去怎么这么快又回来了,梅荣说是周恩来借伞用。邱南章问“副主席说什么没有?谁跟着啦?”梅荣见他问得急,吓坏了:“没人跟......问你干什么......我说读书呢,他不让叫你,说借把雨伞用......”邱南章一听不对劲,没拿伞就跑出去追上了。</P>
<>《红旗飘飘》18,中国青年出版社</P>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
周恩来守门,邓发前锋,欧阳毅后卫。
</P>
<>哈,级别好高的足球队...</P>[em08]
<>1946年6月21日,《文汇报》的记者黄立文参加了周恩来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7点,周恩来准时到会,步履轻捷而庄重,微笑着,点着头。客厅里沙发挤沙发,椅子挤椅子的坐满了人,茶几上沙发扶手上也坐满了人,连过道里都坐满了晚来的记者。周恩来走进来,目光和每个人的目光接触着。黄立文坐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也感到周恩来和他亲切地打过招呼了。没有多少客套话,周恩来开始谈话。他谈一会儿,停一停,等他的译员向外国记者译成英语。译员在口译时,,他专注地听着,不时用英语纠正个别译得不精确的单词或短语。当他站在巨幅军事地图面前,对记者分析战局时,他背得出国民党的哪个军哪个师部署在什么地方,他可以随手指出地图上标志的居民点。</P>
<>6月末的一天,周恩来和黄立文单独见面。周恩来看出黄立文多少有些拘谨,就和他谈文汇报,询问他在南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黄立文发现,周恩来对文汇报看得十分仔细。他记得一些新闻、通讯和评论的内容,记得一些标题,记得一些副刊的文章,还记得柯灵主编的《读者的话》某些内容,周恩来越谈这些,黄立文越窘迫,因为文汇报的很多内容他自己并未详细读过。</P>
<>每次招待会后,黄立文故意拖延不走,等到记者都散了,他就跑到周恩来面前,拿出梅益(代表团发言人)或者王炳南、章文晋送给他的书,请周恩来签名,趁机会跟周恩来说几句话。每次,周恩来都微笑着,从口袋里拿出钢笔,在封面上签上名字,并写上年月日。一次招待会后,黄立文又磨蹭到最后,走到周恩来面前。周恩来看到他走过来,就用手去摸左襟口袋里的钢笔,笑着问:“你又要我签名么?”黄立文将手微微一摊,说:“不是的。”“那么,有点什么事呢?”周恩来问。这回,黄立文是感谢周恩来经过梅益的手,赠给他一套山东绸的衣料。周恩来听了他的话,点头笑道:“这是我们胶东解放区的产品,你看质量好么?”</P>
<>《从风雨中走来-文汇报回忆录1》,文汇出版社</P>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DIV>1950年秋天,沈图调中苏航空公司不久,周恩来找他谈话。沈图来到周恩来办公室时,周恩来已经在那里等着了,一见面就抓着他的手亲切地说:“噢,沈图同志!坐坐,坐!”坐下来以后,周恩来用和蔼亲切的目光看了看他,笑着问:“怎么样?你在航空公司工作还顺手吗?”“困难很多,主要是外行,不懂。”沈图回答。周恩来说:“是呀,是呀!毛主席不是讲过嘛:我们熟悉的东西,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强迫我们去学习。航空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是一项新兴的有广阔前途的事业。你首先要爱这个事业,变外行为内行,关键问题是要善于学习,怎么样,你们目前怎么抓学习的?”沈图简要作了汇报。周恩来听了汇报,接着说:”航空事业世纪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一项事业,它涉及的科学技术部门很广,诸如飞机制造,飞行原理,技术工程,无线电通讯,气象学,领航学,机场建设,经营管理......这些都要学习。”沈图说:“是的,都得从头学起。”周恩来说:“好,一年以后我可要考一考你啰!”周恩来以热切的目光看着沈图。“我一定努力学,到时接受总理的考试。”周恩来又问:“目前坐民航飞机的人多吗?”沈图回答:“有一些,不多。有些同志由于不了解情况,坐飞机总怕不安全。”周恩来笑着说:“你宣传宣传嘛!我带头坐民航的飞机,我支持你们!”沈图临走,周恩来握着他的手又叮咛着:“一年以后,我可要考一考你呀!”根据周恩来的指示,民航的各级干部和职工努力学习业务,沈图和大家一起听课,一起考试。过了很长时间,在一次政务院会议后,周恩来问:“沈图呀,你学习的怎样啦!”沈图简要汇报了情况,又说:“我还亲自驾机飞过呢!总理不是要考我吗?”周恩来显然很高兴,哈哈大笑,挥了一下手臂说:“你实践一下飞行是好的,懂得一些基础知识就行了,主要是学会管理。”</DIV>
<DIV>1956年,周恩来直接主持召开了治理黄河流域的七省会议,研究绿化黄土高原问题。会前周恩来分别约有关部门汇报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周恩来也找沈图谈了话。当沈图把飞机播种情况向周恩来汇报后,又将专业航空从1952年开展以来的情况报告了周恩来。当时中国的民航专业项目有:护林,探矿,航测、灭蝗等。当谈到飞机探矿费用时,周恩来问:“每个飞行小时多少钱?”沈图说:“机型不同,价钱也不一样,一般每个飞行小时从几百元到一千元或二、三千元。目前使用单位一般嫌价钱高。”周恩来叉着腰,来回走了几步,沉思了一刻说:“这个问题恐怕不能只从部门经济来核算吧!从部门看来,可能支付多一些,从整个国家考虑,还是省的。像探矿,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靠地质人员两条腿,像在大海里摸鱼,得多少时间呀!而用飞机一飞一大片,省时间,省人力。你回去计算一下:比如探矿、造林,用人工一平方公里需多少钱,用飞机多少钱,做一个对比,在会议上向大家宣传宣传,大家知道了,就会支持你们的工作。当然你们自己要搞好经营管理,尽量把成本降下来。”接着沈图汇报了准备试验飞机帮助渔民捕鱼的情况。周恩来听了很高兴,说:“那就是说:农林牧副渔--加上工业,可以大闹天宫啰!”周恩来笑了一阵,“好,专业航空要大发展,迎接国民经济建设的高潮。”说着,天已经黑了,该吃饭了,沈图要告辞,周恩来说:“你就在这里吃,吃了咱们接着谈。”沈图说:“我回去吃了,马上再来。”周恩来说:“你回去吃,在我这里吃不都是吃嘛!何必来往浪费时间,浪费汽油。”饭菜端上来,两菜一汤,服务员又加了碗筷,添了一些菜。尽管周恩来一再让沈图多吃,但他还是没有尽量吃,周恩来看出来了,说:“你要饿了肚子,可不能怨我呀!--也许家里给你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哈哈!......”周恩来笑了。饭后,关于专业航空,周恩来又作了一些具体指示。民航后来做了全面规划,开展了一些新的服务项目,如航空测绘地图;航空摄影;航空勘测森林资源;铁路、公路、输油管道的航空选线;海上勘探石油;航空遥感等。</DIV>
<DIV>1966年7月11日,周恩来坐民航飞机去武汉,头天晚上试飞,第二天早晨试车都很正常。可是等周恩来上了飞机,发动机怎么也起动不了。周恩来说:“不要着急,慢慢找原因。咱们先在飞机上吃早饭,吃着等着。”吃完早饭,故障仍然没有找到。周恩来很耐心地对大家说:“要沉着,细细找,我在机场上散散步......”过了半个多小时,故障找到了,原来是一个很小的继电器坏了。飞机起飞了,胡逸洲副大队长拿着这个小零件向周恩来报告说:“总理,你看就是这么一个小东西坏了,飞机不能起飞,我们耽误了总理的时间,感到很抱歉!”周恩来笑着说:“谁能保证机械不出故障,出了故障,千万不可勉强,千万不可蛮干......”他又接着说:“你们要总结一下,接受经验。遇到这类问题时指挥要精心,遇事要冷静,处理要周密,纪律要严格。”</DIV>
<DIV>有一次,周恩来从柬埔寨去越南访问,随行记者坐的飞机提前10分钟起飞,已经在河内的机场降落。周恩来坐的飞机到达机场上空时,河内突然被乌云笼罩,不时有闪电,飞机下降到离地面80到100米之间,地面黑乎乎的,仍然看不清跑道,提前到达机场的指挥飞机的同志一定要飞机降落,但机长当机立断,拉起飞机往回飞。机长同时报告了周恩来,说:“安全没有把握,不能在河内降落了。”周恩来说:“我听你们的,你们决定去哪儿,我就去哪儿!”飞机在离河内不远的胡志明吉祥的机场降落。事后指挥飞机的同志和机组发生了争论。指挥人员说飞行员“不听指挥”飞行员说,为了安全不能蛮干。此事反映到周恩来那里,周恩来让秘书转达他的意见:“机组的意见是对的!要重视和尊重来自实践第一线同志们的意见。”</DIV>
<DIV></DIV>
<DIV>又有一次,周恩来从广州回北京,预计降落的第一站长沙天气不好,而周恩来又急于赶回北京,当机长把长沙的气象情况报告周恩来后,周恩来说:“天气不好,不要勉强飞,我坐火车去长沙,如果我先到了,就在长沙等你们,如果你们先到长沙,就在那里等我。”周恩来坐火车先走了,等飞机到了长沙,预计停降的武汉天气又不好。具体指挥飞行的同志对机长说:“我命令你起飞。”机长没有接受命令。此事反映到周恩来那里。周恩来说:“没有关系,不能飞,不要勉强。我们都应该听机组的。”周恩来又坐火车到了武汉。过了几个小时,武汉天气好转,飞机赶往武汉,周恩来从这里才乘飞机飞回北京。</DIV>
<DIV></DIV>
<DIV></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3 16:11:02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