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总理咋什么都懂呢~~
因为他是周恩来呀[em08][em08]
一诺千金 铁骨柔情
<>1966年邢台地震后,周恩来到了河北束鹿县的王口大队,进了刘永远的地窖子,握着他的手问:“家里的粮食和东西都挖出来了没有?”“你们今年的小麦长得好吗?”随后周恩来把地窖子来回打量了一下,问:“冷不冷?潮不潮?”接着周恩来又不放心的摸摸被子,掀掀铺草,摇摇头说:“不行,炕太潮,这样容易生病。”说着就要亲自搬砖运坯,给刘永元重新盘炕。 <br>1959年周恩来到哈尔滨三八饭店视察,事先派人通知说,用餐不吃别的,专吃黑龙江的家常饭菜,并且点了四样:炖冻豆腐,酸菜粉,土豆炖茄子,炒豆芽。这个通知在饭店引起很大震动,干部职工都在猜想:这是哪位首长?到饭店为什么不吃山珍海味,偏要吃土豆炖茄子呢?晚上八点整,周恩来到了,大家看到是周恩来,都喜出望外。四位厨师,每人做了一个菜。       </P>
<>  郭兰英第一次进中南海,在台上演《刘巧儿》,一紧张忘词了,只好在那里哼哼。演完以后,中央首长上台,周恩来问郭兰英:“你会纺线吗?”郭兰英说不会。周恩来说:“你纺线的动作不对,上身还有些意思,下身的动作就不对了。”周恩来边说边做动作。朱德就说:“周副主席当年可是纺线能手啊!你要好好学啊。” <br>胡松华说,自己每年去少数民族地区,是因为当年周恩来对他们说,要和少数民族四同,同吃,同住,同劳动,还要有共同的思想感情。(《同一首歌—老歌经典》)        </P>
<>  1951年,张大千准备将《韩熙载夜宴图》等古代字画卖给新中国。在周恩来的部署下,从非常紧张的财政资金中挤出一部分钱专门用来收购文物。 <br>1951年5月13日,徐伯郊带回了《韩熙载夜宴图》《潇湘图》《武夷山放棹图》等珍贵文物,在欧美同学会小礼堂受到周恩来、郭沫若、沈雁冰、郑振铎等人的接见和宴请。征得周恩来同意后,故宫博物院举行了特展。    </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2 4:42:17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大约是在1954年,有一回周恩来和吴祖光在一起吃饭,周恩来说:“在延安时,看京剧的分成两派,有人喜欢梅派,有人喜欢程派。”吴祖光问:“总理你喜欢哪一派?”周恩来很认真地说:“我喜欢程派。”接着又说:“可惜,程砚秋的戏不能拍成电影。”吴祖光问;“为什么?”周恩来说:“程砚秋现在胖了,拍成电影不好看。”吴祖光说:“没关系,可以一些特殊技巧,这样就看不出来了。”周恩来很高兴。 <br>没过几天,周恩来给吴祖光打电话说让他组织人为程砚秋拍片,吴祖光说程砚秋现在发胖了,不好拍。周恩来说你不是说可以运用一些技巧吗?吴祖光一下没词了,赶紧找人。程砚秋本来不愿意拍电影,这回却挺痛快地答应了,吴祖光想大概是总理先告诉他了。这一次拍了《荒山泪》。    (吴祖光《周公遗爱程派千秋》 )</P>
<>大约是1956年,周恩来带着一个艺术团出国,刀美兰也去了,到缅甸没几天,又让刀美兰坐专机回国了,刀美兰还想呢:我犯什么错误了?有个大人告诉她:“你这个小姑娘,你还不知道,有人要抢你,周总理派飞机把你送回来了。”原来,缅甸小王子看上刀美兰了,就向周恩来求亲,周恩来说她太小了,不适合。但是缅甸小王子暗中想抢亲。周恩来听说后,赶紧让刀美兰提前回来了。 <br>中美签订联合公报以后,美国人在北京设了联络处,有些美国人在住地附近穿着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军服闲逛,周恩来听说以后,叫有关人员找他们,不准在他们的住所外面穿美国军服。也不许他们随意悬挂美国国旗。</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2 4:43:42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有一次,周恩来看了某部送审的地球仪,指出,地貌起伏要清晰,主要地名要突出,不要密密麻麻,颜色应协调。 <BR>有一次,周恩来到同升和鞋店,发现商店只经营皮鞋,不经营布鞋,皮鞋也较瘦。周恩来就说,商店要增加一些为劳动人民需要的布鞋和脚型肥大的鞋。 <BR>1968年,首都体育馆落成前一个深夜,周恩来来到馆内,检查了比赛场内的灯光音响,还要上去看看观众的席位,一直上到第四十排座位,并且坐在观众席上,试试观众能不能看清楚。首都体育馆的停车场,有人曾经考虑扩展到紫竹院公园,周恩来说,公园也是人民的,不是大了,而是小了,不要占。说着,周恩来拿起铅笔,在设计图上划出了现在停车场的位置。    </P>
<>1967年9月,周恩来在北京站送走外宾后,从办公室到候车室,从站台上到站台下,都仔细检查了一遍。当他发现铁轨缝里有炉灰和粪便时,就对车站负责人说;你们搞卫生工作,明面的地方要抓,不是明面的地方也要抓,大的要抓,小的也要抓,搞好卫生不光是个具体工作问题,更重要的是个路线问题。 <BR>1956年,中央各部相继下达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BR>1961年4月13日,周恩来在西双版纳的热带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听说当地群众因为不习惯圈牛,牛群经常窜进胶林吃胶苗,啃橡胶树皮。周恩来说:你们跟各民族要搞好关系,这个地方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要帮助各民族工作,帮助各民族种橡胶,让群众在实践中认识牛害。研究所排除民族工作组,到附近村寨帮助各民族种橡胶,群众不但很快改变了不圈牛的习惯,而且加强了民族团结。    </P><BR>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重庆时期,周恩来要求《新华日报》的编辑,要培养多面手的能力,既能写社论、专论,又能编新闻;既能采访,又能编副刊;既能做编辑工作,又要学会排字印刷等各种本领。对于报社的工人同志,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政治文化,参加报社的夜校和读书班。       <br>1962年,在一次民族工作会议上,周恩来说:民族广播为什么停了?为什么不告诉我?我们国家这么大,地区这么辽阔,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央台没有民族广播怎么行? <br>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时,周恩来特意指示要给各区乡配备适合高原情况的半导体收音机。 <br>1972年,周恩来对中央广播电台说:对台湾要广播天气预报,以便利台湾渔民出海。周恩来亲自审定了当年第7号强台风的预告广播稿,并且在预告后加了一句话:“祝同胞们晚安!”    <br><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1 20:36:01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974年国庆节晚上,北京市举行了焰火晚会,周恩来要看焰火,大家陪他上了305医院的最高层,从东看到西,唯独石景山的焰火只能看到一点。周恩来若有所思地说:“我们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北京的污染就很厉害。现在看不见放花,是石景山的浓烟给挡住了。我们要注意污染问题,要为人民的健康着想。” <br>1958年9月1日,周恩来到唐山市开滦唐家庄煤矿,在井下看了一个多钟头,看了采煤运煤的全过程,并且极其认真地看了井下各种措施。上来以后,周恩来认真地对矿领导说:你们是矿领导,你们一定要关心矿工们的生活,关心他们在生产中的安全,要经常到井下检查各种设施情况。一旦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井下的情况与井上不同,井下一旦发生问题,会严重的影响到矿工的生命安全。      </P>
<>  西花厅的园子里有一个水池子,花工利用这块地方,种上菜了。周恩来知道这是从园子里摘的菜,马上问:“给钱没有?”大家挺纳闷,这还给钱?都是自己种的,往哪儿给钱?就说:“没给钱,都是自己人。”周恩来说:“这样不对。用公家的地、公家的水长的东西,就该按斤两付钱。这样,按规定算一算多少钱,一部分给机关,一部分给花工。”       </P>
<> 重庆谈判时,张镇派了一个特别警卫班,这个警卫班除了负责毛泽东的警卫之外,还有监视任务,编成“情况日报”每天由宪兵司令部特高组转呈蒋介石。周恩来一有空闲就到警卫班,和他们谈话,问他们每月伙食费多少,让钱之光拿出一点钱,让这些警卫每天都能有肉吃。办事处的人也经常和这些警卫接触。蒋介石知道后,将他们调离,一星期换一次。 <br>解放后,沈醉和周恩来谈起以前的事情。周恩来告诉他,在1946年,住在上海的新亚酒店,知道房间周围都有人监视他,服务员也是特务。但是周恩来每天都和地下党接触。他经常出去看电影,那就是一个接头的机会。每次他上街吃小吃,或者买报纸时,就和交通员接上头了。周恩来一进电影院,特务就把电影院前后左右的门包围了,但是周恩来的座位周围都是他要见的地下党,电影一开始,特务找不到周恩来,只能在门口守着。一散场,周恩来先出来,特务马上跟着他,其他人就散开了。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2 4:44:40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50年代,有一回何谦给一个大使馆送去一笔钱,结果这个大使馆说没收到这笔钱,何谦急了,心说这不是说我贪污吗?吃不好睡不着,嘴也起泡了。周恩来知道以后,让何谦好好想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给谁了?何谦把事情经过写了出来,后来这笔钱找到了。 <BR>周恩来的厨师桂焕云家里有些精美瓷器,三反五反时,有人认为桂焕云有贪污的嫌疑,周恩来说:“桂师傅解放前在饭店当厨师,家里有些瓷器是正常的。         </P>
<>  1965年,才旦卓玛在上海参加电影《东方红》的排演,周恩来和她见了面。周恩来问:“你好久没有回去了吧,你应该回去看看,回去歌唱,本土本壤的营养是很需要的。”才旦卓玛觉得总理的话有道理,想也没想就回去了。 <BR>1961年6月15日下午,下着小雨,周恩来坐车去钓鱼台,汽车行驶到北京展览馆路南口时,从路南的北京市电车一厂车场里出来一辆载重卡车,不鸣笛,不打指示灯,在马路中间转圈,周恩来的司机左躲右闪,亏得技术好,反应快,终于躲开了。没想到那辆车依然不打指示灯,不鸣笛,在马路上又转了一圈,回厂了。周恩来告诉成元功:“到了地方,你马上把情况告诉北京市公安局,要他们查清楚,是什么人不按交通规则行车?是有意是无意?查明后要严肃处理。”经过调查,那个驾驶卡车的是电车一厂的维修工,叫张兴辰,经常开着车在厂里转,这天下午他手头没活干,借口给卡车加油,向班长要钥匙,班长不好意思拒绝,就把钥匙给他了。张兴辰一高兴就开着车出了厂门,马路上的车他一辆都没看见。周恩来告诉成元功:通过北京市公安局转告电车厂领导,要他们结合这次事故对全厂职工进行教育,杜绝类似情况发生;厂里要加强制度管理,没有制度不行,有制度不执行同样不行;对那位私自开车出厂的同志,要做好思想工作,不要因为是遇上我的车而加重处分。后来张兴辰给了警告处分。文革期间,张兴辰又因为违章作业,死了。    </P><BR>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965年夏天,周恩来回国后到武汉,听武汉的《东方红》,看完后,周恩来题词:“精益求精,后来居上”当时是吴雁泽唱《赞歌》,周恩来听后就问坐在旁边的武汉歌剧院的党委书记申健:“这个小青年叫什么?哪儿来的?《赞歌》怎么唱得这么好?”申健一一作了解释。周恩来说:“唱得不错,他这个唱法和胡松华不一样,明亮度特别好。”第二天10点,周恩来把吴雁泽接去,专门听他唱《赞歌》。唱完以后,周恩来说:“唱得不错,今后好好唱,唱好了为人民服务,你这辈子注定要为人民服务的。”到年底,东方歌舞团出国演出缺男高音独唱演员,周恩来就向他们推荐说:“湖北有个男高音叫吴雁泽,你们到武汉去请他。”周恩来在北京见到吴雁泽说:“小吴啊,你来了。你还在唱啊,不容易。”吴雁泽说:“当然,听您的话,好好为人民服务。”        </P>
<>1970年,三峡水库准备动工前,周恩来让人在三斗坪坝址作了一次核试验,看这个坝址能否经受地震的考验。这是西单图书大厦里的一本回忆里写的,书名我已经忘记了,里面收录了一些老人对往事的回忆。        <br>1965年4月,周恩来得知英国贝纳尔公司倒闭,全部设备要拍卖,便立即通知3机部研究有无引进价值。主管人员很快写了报告建议全部购买回来,周恩来批示,不能全部买来,要有选择的购买。有关部门马上选派得力人员赴英国购买这批设备。周恩来本想在这些人出国之前,亲自和他们谈谈,要他们不要饥不择食,要仔细认真地进行选择,防止吃亏上当。得知出国人员已经走了以后,马上叫人发电报把这个精神告诉他们,并亲自审阅了电报稿。出国人员按周恩来的意思,精心选购了一批精密度很高的齿轮加工设备,只用了40万英镑,这批设备后来在我国研制航空发动机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br>1960年,中央已经决定从国外进口大量小麦,如果我国向国际市场抛售黄金,可以解燃眉之急。但周恩来不赞成,他认为,黄金不能卖,我们要以黄金作后盾。在外汇使用上,我们花一个美元都要认真考虑!在他的直接指导下,我国不但没卖黄金,而且利用金价便宜之机每年买进几十万两黄金,一直买到1970年。 <br>1972年2月,周恩来征得毛泽东的同意,批准了计委经李先念余秋里等精心研究的关于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报告。报告建议利用当时国际大部分国家经济衰退时机从西方国家买进包括彩电、1.7米轧机各一套,4套化纤和3套大化肥成套设备等,共需外汇43亿美元。由于当时国内政治环境,这个报告比原先设想的方案缩减了很多项目。 <br>60年代,一次周恩来去杭州,在观看浙江越剧团的演出前,他发现该团主要演员高佩的脸上有大块黑斑,就问是怎么回事。当他得知这是对化妆油彩过敏所致,就拿起几支油彩仔细看了一下,就去剧场看戏了。一个月之后,上海戏剧用品厂的工作人员赶到杭州专门找到高佩说:遵照周总理的指示,检查了所生产的油彩,由于质量不合格,使演员皮肤中毒,对此表示道歉。他们还送来一些新产品,要高佩使用。 <br><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1 20:57:24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周恩来总理坐专机多,每次坐他都非常关心专机服务员。服务员跟总理飞,不拘束,比较随便,哪地方人,多大了,三下两下就熟了。那是1963年,总理坐专机时看见服务员王桂兰拿着一件挂着上尉军衔的军衣,就问,小王,你是上尉吗?王桂兰笑了,总理,我不是,我是帮他们拿的衣服。周恩来又问,小王,你是什么衔啊?王桂兰说,报告总理,我不是军人,我没有军衔。周恩来以为机组全是军人,有点吃惊,怎么?你不是军人?王桂兰说,我们是老百姓。  <BR>在这之前,专机师也考虑到这个问题,机组全是军人,只有服务员不是军人,出差不方便,也不好管理,就给上边打了个报告,但上边没批。因为这个报告并没有到周恩来那里,所以周恩来不知道服务员是职工。这回随便一问,周恩来记住了这件事,他认为不合理。后来周恩来和罗瑞卿都坐同一架专机时,周总理对时任总参谋长的罗瑞卿说,你这个参谋长怎么不带兵啊?  <BR>这个信息反馈回专机师,专机师趁热打铁,又往上打了个报告,这回顺利批了。1964年2月,周恩来出访非洲回来,问服务员,你们穿上军装没有? 服务员高兴地说,总理,我们穿上军装了。周恩来继续问,你授得什么衔?没有授衔,是勤务符号,这边一架大飞机,那边一架大飞机。周恩来说,没给你授少尉军衔吗?那也不合理。很多年后,那位服务员回忆,穿上军装我们已经很骄傲了,不在乎有没有军衔。途经成都休息时,她特意穿上军装给周总理敬酒。  <BR>周总理很高兴,没再说什么。  <BR>就这样,拿现在的话说,空中小姐穿上了军装。      </P>
<>  50年代,有一次楼乾贵参加一次慰问苏联专家的宴会,他和几个当时的小青年嫌和苏联专家在一起,说话不痛快,几个人单独凑了一桌,宴会中间,周恩来挨着桌子敬酒,到了这一桌一看,就有些不高兴:“就知道吃,也不说和人家交流一下。”也不和他们碰杯就走了。 <BR>还是50年代,赵朴初第一次参加宴会,在会场签名之前,心里还想:参加会议的没多少吃素的,大概不会准备素菜,凑合吃点肉边菜算了。没想到服务员看了他的签名以后说:“周总理给您和另外两位准备了素席,请跟我来。”    </P><BR>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