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1959年10月,对外文委在政协礼堂,为民主德国10周年国庆举行庆祝活动。当时梅兆荣是民主德国的陪团翻译,开会之前,梅兆荣问对外文委的负责人:“需要德文翻译吗?”对外文委的负责人说:“不需要你们,已经安排好了。”梅兆荣陪着代表团去了,朱德要开始讲话了,周恩来发现有俄文翻译,没有德文翻译,就问:“怎么回事?怎么没有德文翻译?人家是德国人,你应该尊重人家,不能用俄文,又不是苏联代表团!怎么这样不尊重人家!”组织者临时到后台找到梅兆荣,临时拿了一份中文稿现场翻译,总算翻完了。周恩来后来狠狠批评了对外文委的那位副主任,也批了外交部的曾涌泉副部长。<br/><p>1959年10月7日,为庆祝民主德国10周年国庆,驻华大使汪戴尔在北京饭店举行盛典招待会,梅兆荣翻译祝酒辞。周恩来对礼宾司长俞沛文说:“你让那个翻译念的慢一点。”因为厅很大,麦克风有回音,讲得快,那边回音没有消失,这边扩音器里又传过去了,这样就会产生重音。讲得慢一点,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p><p>1966年6月,周恩来出访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巴基斯坦,代表团17人,开始周恩来不想带医生,有人提意见说,你是一个大国的总理,不带医生是不行的,而且这个医生也不止是为了你总理的健康,也是为全团的健康服务的。于是带了一名医生,3名记者。</p><p>在罗马尼亚访问时,要向国内发电报,余湛把周恩来写的谈话记录给梅兆荣看,一排一排的字写得非常工整,要点非常清晰,梅兆荣就根据记录起草了电报。</p><p>周恩来知道数字难翻,比如一万要翻成10个一千,他讲数字时,就把市斤换成公斤或吨。有一次梅兆荣高度紧张,周恩来已经把市斤换成公斤了,梅兆荣以为说的是市斤,翻译时又换成公斤了。周恩来听出来了,说:“我已经给你变过来了,怎么又错了?”</p><p>《从延安窑洞到外交部街》宗道一 傅铮铮 朱礼盈 袁红 徐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2</p><p><br/><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0 2:22:35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p><font size="5">一次,爱泼斯坦在延安周恩来的窑洞里采访他,问及所需的无线电器材是如何取得的。周恩来告诉爱泼斯坦:“是放在我自己的手提箱里从重庆带来的。”当时国民党当局对八路军和敌后抗日根据地连医药都不准供应,所以周恩来常常利用经常往来于重庆与延安之间的便利把宋庆龄主持的保卫中国同盟所募集的药品和医疗设备带到延安,因为他的坐车和行李不准检查。有时甚至于把许多体积虽小但十分宝贵的物件如牙科钻头和外科手术针放在他自己的衣服口袋里带回来。</font></p><p><font size="5">一次,周恩来和外国记者交谈时,爱泼斯坦发现他看上去非常疲惫,建议他休息。周恩来的反应是对爱泼斯坦狠狠瞪了一眼,周恩来对爱泼斯坦的态度向来是十分亲切友好的,这是唯一的一次例外。</font></p><p><font size="5">一次外国记者同董显光(国民党新闻局长)又为新闻检查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在一次公开的招待会上,周恩来趁同爱泼斯坦握手的机会,低声说:“不要对董过分为难。”他这样说是为了对董和他更反动的上级区别对待,还是只想提醒爱泼斯坦不要表现得过左,爱泼斯坦一直不知道。 </font></p><p><br/><font size="5">《历史不应忘记》爱泼斯坦,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4<br/><br/></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0 2:23:53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p>周恩来的八婶每年都到北京住一段时间。每次回到淮安,朱祥忠等中学生都要去她家看望,听她讲北京的故事。1951年春节后开学不久,几个人又去了。八婶见到他们很高兴,拿出从北京带回的糖果招待他们,她说总理很忙,在北京也不是每天都能见到他。但总理和邓颖超都非常孝顺,很了解老人的心理。八婶信佛,问总理要不要改掉这个习惯,因为是总理的亲属,怕人说闲话,影响不好。总理哈哈大笑说:“宗教信仰自由嘛,是公民的权利,你老人家也有这个权利,想烧香就烧吧,你已经这样大年纪了,还能烧几年?”</p><p>《在拉美任职的岁月》 朱祥忠,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3</p><p>1939年苏河清(苏兆征之子)考入莫斯科电影大学摄影系。9月,周恩来见了在苏联的这些中国孩子,逐个询问他们的情况。他对苏河清考入电影大学很感兴趣,高兴地说:“你能学摄影这很好,我们在延安很少有人会拍电影,希望你你学了后回国,多拍些八路军、根据地的影片。”</p><p>还是1939年,周恩来有一次去苏河清家,当时苏河清和妈妈住在莫斯科郊区,那天是星期天,周恩来考虑到司机也要休息,就坚持不要小汽车,而由苏河清陪同乘有轨电车去苏河清家。</p><p>一次出国访问回国后,周恩来和陈毅组织一个茶话会,邀请代表团的工作人员及家属。席间,周恩来走到每一张桌子前,向工作人员表示感谢。见到苏河清就问:“秋秋(苏河清的俄文名),你的爱人呢?”苏河清讲没有来。周恩来很生气地问礼宾司长:“你的爱人来了没有?”“为什么你的爱人来了,别人的爱人没有来?”周恩来让立即派人把他们接来。</p><p>平时拍电影时,周恩来见到苏河清就问:“你的机子太重了,能不能换一个轻一点的器材?”“你背的东西太多了,累不累呀?”夏天常把服务员给他擦汗的毛巾拿来给他们用。</p><p>《在苏联长大的红色后代》杜魏华,王宜秋,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1</p><p><br/><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0 2:32:34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font size="5">1950年7月27日,郑振铎和文物局副局长王冶秋联名向周恩来打报告,建议修复上海鲁迅故居并建立鲁迅纪念馆,很快得到批准。后来郑振铎又请周恩来为鲁迅纪念馆题字。<br/>《郑振铎--狂胪文献耗中年》,上海文教出版社,200/8<br/><br/></font><p><font size="5">1949年5月的一天,张随枝(中央警卫师工兵营连长)在香山饭店附近查哨,周恩来从城里回来。张随枝上前敬了一个礼,周恩来还礼后,点了点头说:“哨兵在行进时间也是很讲究礼貌的,但有的敬礼时,走的很近,使人家感到为难,不还礼不礼貌,对哨兵感到不尊重,敬礼吧,人家已经走过去了。”张随枝说:“是有这个问题。行进间敬礼,哨兵走得过近,首长来不及还礼。”周恩来说:“一般到5步,这是比较合适的,你们要有个规定,做些具体研究,加强教育,统一起来。”</font></p><p><font size="5">周恩来又说:“在山里的那些做法,有的已经不适应了嘛!我们现在住在香山,很快要搬进城里去了。北平人看过国民党的兵,也见过日本鬼子的兵,再说城里各阶层的人很多,我们要有一个良好的军人姿态。”张随枝当时没有别的事,就陪着周恩来往回走。周恩来边走边说:“毛主席讲过,我们不但能够夺取城市,而且我们一定能够管理好城市。我们在,山沟里保卫了毛主席的安全,在大城市时也一定能保卫好毛主席的安全。”周恩来走了几步,停下来,看着张随枝,严肃地说:“你们的一举一动代表着人民解放军。难道我们能打败几百万的敌人,我们在这方面就胜不过他们吗?你们要加强教育,发动大家提意见,出主意,想办法,我想会搞好的......”周恩来继续边走边说:“保卫毛主席是头等大事,要学会同秘密的敌人作斗争。俗话说:‘明枪易防,暗箭难躲’,一定要学会同狡猾的敌人作斗争。”</font></p><p><font size="5">周恩来说:“你们对警卫业务要学好。比如,怎样做好保密工作,这也是很重要的。”“当然也不能搞人为的紧张,对战士要教育,有的要作出规定,按规定来完成任务,经常检查落实。战士出了问题,不能只处理,不教育,更重要的是干部要从中总结经验教训。”(205页)</font></p><p><font size="5">1952年,周恩来秘书何谦打电话要张随枝(中央警卫师营长)到西花厅。何谦说:“总理出入院子,上下车得走很远一段路,还要上下十几个台阶,很不方便,想把那个台阶拆掉,你看怎么样?”张随枝说:“很好。这样总理就可以在院子里直接上下车了,还能节省时间。”两人研究了一下具体问题,何谦有事先走了。张随枝在院子里又看了一下情况,准备离开时,周恩来回来了,看到他,就问:“你有什么事?”张随枝说:“十修台阶。”周恩来似乎已经估计到,问:“怎么修?”张随枝说:“想把台阶拆掉修平了,方便你乘车出入......”不等说完,周恩来就打断了他的话:“这又是谁的主意?你告诉他,说不准修。有这台阶,我上上下下也是一个锻炼嘛。国家经济还很困难,不能把钱花在我这里。”第二天,张随枝向何谦说起,何谦说,总理也给他讲了,得知是他的主意,还批评了他。</font></p><p><font size="5">1954年春的一天,西花厅的花工老张正在往花地里补水浇花,张随枝(中央警卫团干部队参谋长)站在旁边和他聊天。周恩来从外面回来了,车从他们身边擦过,突然停住,周恩来推开车门走了出来。周恩来走过来问:“放水干什么?”老张回答:“补水养水浮莲。”周恩来一听,有点不高兴:“什么水浮莲?自来水能用来干这个吗?这是一个很大的浪费嘛,谁有时间看水浮莲呀?”老张解释:“现在少浇点水,夏天下雨的书就够用,就不用自来水了。”周恩来说:“如果不下雨呢?”周恩来继续说:“今后不要这样搞了。待它干了,可种些菜和其他的东西。我们应当时时想到农民,想到广大的人民群众。城市吃水这样困难,我们怎么能用自来水浇花呢?一切都要从简,从节约的原则出发嘛!”(209页)</font></p><p><font size="5">《红墙内的警卫生涯》,张随枝,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2</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0 2:28:47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p><font size="5">郑庭笈进功德林后,妻子冯莉娟迫于环境压力和郑庭笈离婚。1959年12月14日,周恩来见到郑庭笈问起家庭情况,对张治中说:“那你们应该动员他们复婚嘛。”后来再一次遇到,周恩来问:“你复婚了吗?”后来,周恩来观照有关部门将冯莉娟调到郑庭笈身边当打字员,每天送打字材料。<br/>《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黄济人,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997/3</font></p><p><font size="5">1959年,傅抱石和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画《江山如此多娇》,9月中旬,周恩来看画。他先站在画前看,又上下阶梯俯视仰望,远距离近距离的看,又爬到画的左右两侧最高处反复审视,上下左右每个角度都看过了,近一个钟头。周恩来脸露笑容:“我和陈总的意见一样,我觉得画得好,我们都感到满意,画得很有气势嘛。不过我觉得画幅小了些,还要加宽加高。”说到这里,周恩来看了看傅抱石和关山月,看他们都点头,又问:“现在这幅画有多宽多长?”关山月答:“宽7米,高5米半。”周恩来明确说:“至少要加宽2米,加高一米。”见傅关同意,继续道:“太阳也太小了,和建筑物一比就显得更不相称了,最少要加倍放大。”临走时,又对傅关两人说:“时间不多了,画要改好,但要注意身体健康啊!”</font></p><p><font size="5">《情满关山关山月传》关振东,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8<br/><br/></font><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0 2:36:22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p>1940年的一天,周恩来来到苏联第一国际儿童院,和每个人打招呼,并与大家热烈地讨论起将来的理想。有人要当医生,有人要当飞行员,有人要当工程师,到黄健时,他站起来,不知道回答什么好,大家喊:“尤拉(黄健的俄文名)是我们的体育家!”“他特别喜欢运动!”黄健羞红了脸。周恩来却高兴地说:“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啊!祖国需要强壮和健康的革命家。”接下来,周恩来讲了一个他当年如何因为跑得快摆脱了特务的跟踪。最后周恩来举起右手微笑着告诉大家:“你们不仅要学习好,还要从事体育,是你们的身体像钢铁一样结实。”1941年,黄健选择了伊万诺沃体育技校,194年进入莫斯科体育专科学院。后来,黄健培养了剪越式跳高世界纪录创造者郑凤荣,俯卧式跳高世界纪录创造者倪志钦,背越式跳高世界纪录创造者郑达真,杨文琴。</p><p>《在苏联长大的红色后代》杜魏华,王宜秋,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1</p><p>1949年,于树德应毛泽东周恩来之邀来到北京,和许多朋友在北京饭店欢聚。出乎于树德意料的是,周恩来和他一见面,一阵热烈握手之后,竟乐呵呵地对他说:“永滋(于树德的字),我还欠你300块大洋的债务呢。要算上利息,这笔债我个人现在也还不起呵。怎么办?分期偿还,还是免去利息?”“什么?哪儿来的什么债务?”于树德莫名其妙。“哈哈!”周恩来笑了,笑得那样亲切和甜美。他接着说:“你这个债主可以忘,菩萨心肠,就当做了一件好事;可我这个负债者,亦即是受益者却一直没有忘呵!永滋,难道你一点也不记得30年前你我一道东渡日本留学的事情了吗?”于树德终于想起来了。</p><p>五四运动前,于树德和周恩来已经很熟悉了,他决定去日本留学,自筹了300块大洋,周恩来也想去,但是家庭情况不允许。后来于树德得到一个公费名额,他跑去找周恩来,说:“翔宇(周恩来的字),好消息!学校给了我一个公费生资格,我自备的300块大洋给你,我们不就可以一道去日本了吗?”周恩来很高兴,当时可能说过以后偿还的话。但是几年后,于树德回国,周恩来已经去了法国,再后来两人分属两党,居无定所,于树德慢慢的就忘了。</p><p>《十年风暴中的爱国民主人士》,汪东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1<br/><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0 2:38:54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p>1947年3月10日。熊向晖得知胡宗南向延安进攻的计划后,向延安送出了情报,情报中特别提到蒋介石调派由保密局研究室主任魏大铭带队、美国最新侦测无线电台方位设备组成的分队,配属胡宗南,通过电台侦测来判定解放军各级指挥部的位置。中共中央得知消息后,周恩来下令:中央电台停止工作3天,各野战军在作战部署期间和作战中,不用无线电传达,改用小电台拍至大电台代转。这样魏大铭的仪器失灵了。</p><p>1936年10月,周恩来把瓦窑堡补训师师长白志文叫来,要他把保安县城附近的旦八寨攻下来。白志文把旦八寨围了2月之后,寨主曹俊章请求归顺,又请求白志文进寨详谈,怕白志文不答应,又把他的大儿子作为红军的人质。白志文进寨后,作了一番宣传,出寨后第二天,向周恩来详细汇报了事情经过。</p><p>周恩来听到白志文进寨,当即严肃批评说:“你太冒险了,往后可不准私自上寨子!”</p><p>白志文赶忙解释:“他的儿子押在我们部队里作人质。”</p><p>周恩来一听,口气更严厉了:“他的儿子算什么?他一百个儿子,也不能换你一个!”</p><p>《中国侦察兵传奇》吴辅佐,欧建平,黄河出版社,2000/1<br/><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0 2:45:41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p>1947年3月25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收到青化砭大捷的电报,四大队队长范长江接通了周恩来的电话,要副科长杜牧平把电报全文读给周恩来听。杜牧平非常紧张,接过话筒不知道怎么说。正在这时,话筒里传来周恩来亲切的声音:“小同志,不要紧张嘛!你从电报的第一个字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给我听就行了。”杜牧平拿着话筒,看着电报,一字一字地往下念,由于抑制不住紧张情绪,又恨不得一口气念完,所以速度忽快忽慢。每当他吐字不清时,周恩来就亲切地说:“不要急,一个字一个字地念。”</p><p>刚一念完,周恩来就对杜牧平说:“很好!请你再念一遍!”</p><p>周恩来亲切的声音,使杜牧平内心感到异常温暖,紧张的情绪不知不觉平静下来。念完第二遍后,范长江示意他留下来。范长江和周恩来再次通话后,在电报稿上作了批示,然后向杜牧平交待:“电头改为新华社陕北25日电,报尾加一段‘毛泽东主席致电西北野战军全体指战员,祝贺取得了首战的伟大胜利!’你必须在今日16时以前,把此报发往总社。”</p><p>4月的一天,杜牧平等人正在架设天线时,发现有7、8个骑马的人朝他们急驰而来。</p><p>杜牧平爬上树杈一看,发现其中有周恩来,忙招呼大家集合。看到周恩来来到面前,谁也不好意思先同首长说话。</p><p>周恩来看出他们的心思,便主动问他们:“同志们辛苦了!你们是4大队的吧!”</p><p>杜牧平上前敬礼回答:“是!我们是4大队的。”</p><p>周恩来又问司令部住哪个村子,杜牧平忙用手指着说:“青阳岔,就是那个村子,我们给首长带路。”</p><p>周恩来说:“不用了,你们赶快架好天线,争取多收电报。我就是想早看多看你们的电报。”说完,他高挥手臂喊了声:“同志们再见!”便快马加鞭向着青阳岔奔去。</p><p>《中国通信兵传奇》,涂学能,黄河出版社,2000/1</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0 2:44:50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当年符浩在延安,有一天深夜站岗。遇见了周恩来(当时很多人称他“周大胡子”),符浩当时一激动,打个立正,又敬了个军礼:“敬礼首长!”周恩来看了看他,走近他的身边,摸了摸他的衣服说:“小鬼辛苦了,注意多穿衣服,不要着凉,夜里风寒。”符浩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又敬了一个军礼,大声地说:“是!”
<>1950年7月的一天,周恩来和符浩谈去蒙古的事情。看到符浩还穿着军装,就笑着高声问:“外交官怎么还穿着军装?”符浩不好意思地说:“衣服正在做。”“要赶制嘛,外交官的衣服是很重要的,它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形象。”两人交谈之际,符浩的夫人焦玲悄悄地坐到一个一个小角落,被周恩来发现了,“焦玲同志坐到我身边来,不要不好意思嘛。要胆大些,以后就是外交官夫人了。”焦玲听了,冲周恩来笑了笑,就很自然的坐了过来,周恩来也笑了,又问:“焦玲同志,你马上就要成为参赞夫人了,穿过旗袍没有呀?”不等焦玲回答,又问起他们的孩子怎样安置等一些生活小事问题。无论事情大小,周恩来都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询问,还不时地和焦玲开个玩笑,最后才笑着说:“要当参赞夫人,可得学会穿旗袍呀!”</P>
<>说完这些,周恩来又和符浩谈起蒙古的风俗习惯、两国关系,特别强调要尊重大使,因为大使是少数民族。之后,周恩来又认真地对符浩说;“符浩同志,一定要赶在蒙古共和国国庆前夕到达蒙古国内。”等交待完大的原则性事务之后,周恩来又问了符浩的行期:“符浩同志,你们坐火车还是坐汽车?”“总理,我们想坐汽车,但乌兰巴托离北京800多公里,路上又都是草原。”周恩来沉思一下,对符浩说:“坐汽车是赶不上国庆,无论如何不能延误。”最后还是周恩来亲自安排专机,送符浩一行上任。<BR>《黄土地上走来的外交官》郝瑞,解放军出版社</P>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