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伍豪之剑(连载结束)

<p>[人民日报] (1980.01.01) 峻骧&nbsp;&nbsp;</p><p>连载之一:海滨枪杀案    <br/>连载之二:古玩店老板    <br/>连载之三:组织部长叛变    <br/>连载之四:清晨电车上    <br/>连载之五:巨籁达路四四八号    <br/>连载之六:牛皮板带和鱼肝油    <br/>连载之七:意外来客    <br/>连载之八:在老悦来客栈    <br/>连载之九:张英中伏    <br/>连载之十:解开镣铐    <br/>连载之十一:金指金一郎    <br/>连载之十二:螳螂拳考证    <br/>连载之十三:傅家姐妹    <br/>连载之十四:叛徒喋血    <br/>连载之十五:剑气长存</p><p><strong>一、海滨枪杀案</strong></p><p>  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早在二十年代之初,就被人誉为“东方瑞士”。海内外的豪门富户,竞相在此兴筑楼台别墅,每年盛夏,避暑客蜂拥而至。一九二九年的八月中旬,正是游人如织的时节,紧临前海栈桥这个风光最佳丽的地方,三、四天内连续发生了两起枪杀案,一时全市愕然,京沪报纸纷纷报道,那些徜徉在海滨汇泉的避暑客们更是谈虎色变,议论着这个艺高胆大、枪法娴熟的豪客。八月十三日那起枪杀案,发生在夜晚,死者是个二十二岁的青年,名叫丁维尊,他新婚不久。当他年方十九岁的妻子被带到警厅查询时,当地小报记者们大事渲染,什么“小家碧玉、带雨梨花”啦&nbsp;&nbsp;,什么“粉面桃腮、莺啼燕哀”啦,他们竭力描绘这个少年寡妇如何美貌,字里行间暗示这是一起情杀案。但是时过三天,八月十六日下午三时许,在保定路新盛泰皮鞋店门口,身佩双枪的捕共队队长王复元,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市井繁华之处,被人连射三枪,当场毙命。枪声一响,岗警暗探赶来,那位刺客又持枪拒捕,从容窜越墙头,转眼间不知去向。那种胆识武艺,使观者惊叹不已。<br/>  那王复元,乃是山东省清共委员会的委员,双手沾满共产党人鲜血的叛徒特务。他的被刺,再用风化案掩饰就难以欺世骗人了。最使国民党青岛市党部的头子杨兴勤、李翼中和胶济铁路警务处处长吴大麻子惊慌莫名的是:他们在丁维尊被杀之后,第二天的夜晚明明送王复元乘青平特快回济南,八月十五日晨吴大麻子还接到王复元从济南车站拍回的平安抵达的电报,怎么在十六日的大白天里,王复元又会陈尸青岛街头?是什么鬼使神差把王复元勾回青岛引颈受诛?那共产党的刺客又何以如此胆大包天,真使伪党部、警厅的头子们又惊愕又难解此中之谜。<br/>  原来丁维尊是敌人潜伏在中共青岛地下党组织里的秘密走狗,他被刺后报上大放情杀烟幕,那是欺骗老百姓的。深知刺客武艺的王复元,却吓得心惊肉跳,草木皆兵,再不敢呆在青岛。十四日夜他上了火车,整夜不敢合眼,对护送他的那两个路警都疑神疑鬼,双手紧握衣袋里的手枪。他到底怎么会这样快返回青岛,就连警察局的日本顾问也难以揣摸出来。</p><p><strong>二、古玩店老板</strong>
        </p><p>  两天以后,上海黄浦江边,一个身穿竹布长衫的青年,正眺望着满江洋轮,忽然他被一声报童的呼喊吸引:“看报!看报!青岛血案,捕共队长王复元暴毙!”那青年急忙买报一看,顿时喜形于色,急匆匆拐入四马路,走进一间古玩店。<br/>  这古玩店只有一间门面,陈列货品却十分丰富,琳琅满目。店老板正同一对衣着华丽的男女谈生意,那男客手擎一柄尺把长、铜锈斑斓的古剑说:“都说古人身高,腰悬三尺青锋,何以此剑这么短呢?”<br/>  那位文质彬彬、丰唇微髭的店老板,扶了扶玳瑁眼镜笑道:“尊客只知其一,古来确实讲究三尺青锋,屈原诗云:‘挟长铗之陆离兮’,即可为证。不过亦有此种短锋,先生听过《鱼肠剑》这出戏吧?专诸刺吴王僚,剑藏鱼腹,不短何成?荆轲刺秦,图穷匕显,也是用的短刃呀。实在说,小号不敢夸口,藏家原说此剑即专诸刺王僚之物,学生才疏学浅,不敢断言此即鱼肠剑,但此为战国故物,却是定然无疑的。”老板一番话说动男客,那女客却说:“花两千五百块大洋,买这捞什子,划不来,划不来!”店老板笑道:“夫人可不要小看古物啊,若是摆在夫人客厅,配个紫檀几案,说是专诸之剑,那可会使宾客亲朋惊羡,有一天,它或许价值逾万呢!”他见那女人心动,就又说道:“宝剑赠英雄,红粉献佳人。小号再让一点,二千四百元成交如何?”说着他麻利地包起古剑。<br/>  那刚进来的长衫青年,看了这场交易,深知店主筹资的苦心,待顾客携剑出店,老板疾忙关门。青年才把报纸递给他说:“伍豪之剑显神威了!可耻叛徒已毙!”那老板摘下眼镜,显出剑眉朗目,顿刻英气照人,与方才判若两人,他一目十行,览毕报纸,沉重地说:“我们历来反对恐怖行动,但对这种血债累累的叛徒,不予凌厉之击,革命何以发展!”继而他忧虑地问道:“听说刘谦初又被王逆逮捕,不知张英同志可安全?”那青年摇了摇头。老板疾忙打开抽屉取出另外两张银票,连同那二千四百元的银票装在一个信封内,写完收者地址姓名,又挥笔写上“伍豪拜托”四个挺拔如剑的草字,交付青年道:“关山万重,千万珍重!”</p><p>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em01]</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3 9:03:36编辑过]


君似梅花我似叶,不怪花开早,只恨叶生迟……
< 0cm 0cm 0pt"><B>三组织部长叛变<p></p></B></P>
<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人民日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伍豪之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0.01.04)</FONT></P>
<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 0cm 0cm 0pt"> </P>
<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 0cm 0cm 0pt">  这个青年,正是前山东省委常委、省团委书记顾作霖。半年前,由于王复元兄弟的叛变,省委遭到大破坏,他奉组织之命,转移到上海。</P>
< 0cm 0cm 0pt">  那王复元原是山东早期共产党员之一,曾任省委组织部长,一九二七年党派他到武汉参加会议,回返时,党中央托他带回拨给山东党组织的活动经费一千元。他回到济南时,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党中央被迫转入地下,迁移到上海租界里。王复元对革命悲观失望,又利欲熏心,便乘机侵吞了这笔钱。省委发觉王的贪污行为后,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并给以纪律制裁,王复元非但拒绝党对他的批评教育,反而与国民党在山东的负责人王乐平暗中勾结,于一九二八年下半年投降敌人,当了可耻的叛徒。叛变后不久,他又拉拢胞兄王用章跟着叛党。王用章担任省委内部交通,他们的叛变给山东党组织造成了严重危害。他们破坏了驻济南三大马路麟祥门外南魏家庄的机关之后,有意保留几处接头地点,伺机诱捕我党同志。这样,省委组织部长、省团委书记等二十多位同志先后被捕,原青岛市委书记、淄博党组织负责人邓恩铭同志来省汇报工作,也陷入他们的罗网。这是大革命后山东党组织的第一次大破坏。只有顾作霖、刘子久等少数负责同志正在青岛检查工作,才幸免于难。他们听到省委组织被叛徒破坏的消息,赶紧从青岛上船,赶到上海。经过中央交通吴德峰的联系,顾作霖第一次来到这间小古玩店,那时春寒料峭,他见到身穿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小帽的店老板,万万没有想到他就是中央军委书记。伍豪同志听完汇报情况,立刻斩钉截铁地指示:“目前山东工作,解决叛徒是中心问题,否则山东工作没有出路。”他很快召开会议,指示立即着手筹建山东保卫工作,他还亲自参加布置,遥挥利剑,怒斩叛逆。半年以来,小顾在伍豪同志身边工作,深受教益,今日壮别,自然依依难舍,但想到身负重任,又不敢久留,但他对历尽魔劫的张英同志,究竟如何挣脱囹圄,连除叛贼的经历,还是十分关怀,但此时他却管不了那许多。告辞伍豪同志,走出古玩店,急忙奔赴车站去北平,往陈毅麾下报到去了。</P>
过往有些悲欢
总是去而复返。。。。。。
< 0cm 0cm 0pt"><B>四 </B><B>清晨电车上<p></p></B></P>
<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人民日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伍豪之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1980.01.05)</FONT></P>
<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 0cm 0cm 0pt">  峻骧</P>
<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 0cm 0cm 0pt">  聪明的读者自然早已猜到这位有胆有识、娴于辞令的古玩商人是谁。他正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同志。他从担任中央军委书记以来,先是领导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运筹帷幄、策应北伐。“四一二”事变后,他又日夜战斗在汉口余积里中央军委所在地。“七一五”事变后,他星驰南昌,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八一起义。同年十一月中,他又遵循党的决定回到上海,在龙潭虎穴中指导着全国风起云涌的武装斗争。当时蒋介石实行“宁可错杀一千,决不放过一个”的反动政策。在一片白色恐怖下,确有不少贪生怕死的胆小鬼,变节投敌,给党造成了严重灾祸。因此,惩治叛徒,成为保卫党的一项重要任务。王复元兄弟穷凶极恶,连续破坏了我两届省委。中央决定调整领导班子,调青岛市委罗玉堂、王进仁二人去济南恢复省委工作。周恩来同志又亲自指示建立党的保卫工作,派坚定勇敢的党员来上海受训。山东省委就在一九二九年初派了王昭功来上海。他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潍县人,原来在家乡搞农运,体壮志坚。那时保卫工作训练非常困难,电讯好办,射击只能利用春节鞭炮齐鸣时在室内练枪,平时就要出高价租赁带地下室的花园洋楼练枪。在王昭功受训同时,省委又调王永庆全家来济南落户,永庆父子化装成卖烟小贩,负责侦察叛徒行动,随时掌握叛徒的行踪。</P>
< 0cm 0cm 0pt">  就在我党准备锄奸之时,敌人也组织了“清共委员会”。王复元兄弟叛卖有功,被封为“清共委员会”的委员,分别担任了两个行动组组长,加紧进行罪恶活动。他们先在济南火车站查捕了我鲁北党组织的交通,四月二日又在济南麟祥门外逮捕了罗玉堂。罗玉堂被捕,使省委恢复工作更加困难,王进仁只好再去上海,请求调王昭功回鲁锄奸。恰巧此时昭功受训结业,军委决定采取行动。四月的一天,王昭功接到指示,去巨籁达路四四八号取武器。他心中兴奋极了,凌晨就从住处出发。跨上电车,见车上只有一名乘客,西服革履,戴金边眼镜,正低头看一部精装原文《福尔摩斯探案集》。两人对了一下目光,昭功又惊又喜,情不自禁就想上前搭话,一转念间又停步。正好电车到站,他急忙跳下车,绕脚换车往目的地赶去。</P>
<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过往有些悲欢
总是去而复返。。。。。。
<>鸾飞姐,不用谢。[em08]</P>
<>楼下继续</P>
过往有些悲欢
总是去而复返。。。。。。
不谢不谢,你再多贴点嘛,省得我贴了,哈
君似梅花我似叶,不怪花开早,只恨叶生迟……
<>继续继续~~</P>
忘了,晕,老哥帮忙继续撒,我家里的电脑里没有资料。。。[em02]
君似梅花我似叶,不怪花开早,只恨叶生迟……
GO ON!!![em19]
<><STRONG>五、巨籁达路四四八号</STRONG></P>
<>  昭功跳下电车,又感到很后悔,因为那西装乘客不是别人,正是中央军委负责人周恩来同志。他在保训班里听过恩来同志的政治课,那博古通今、切中时弊的讲演,使昭功真有胜读十年书、顿开茅塞之感。他到上海来受训,抱着为党平叛的决心。听了恩来同志纵谈闽、皖、豫、赣、陕、甘、海南各地红旗遍地,革命根据地逐渐形成的大好形势,他那悲壮殉党之怀顿舒。今晨在电车上邂逅,真想能交谈数语,以表达感佩情愫。但想到党的保卫工作纪律,只好见面也如同路人了。<BR>  下车以后,走在冷清的马路上,他想到恩来同志只身乘坐电车,身边没有警卫人员,不免担心;继而又想自己明日即将离沪北返,天赐相晤良机,却失之交臂,也许今生再难相遇。昭功怀着纪律与感情矛盾之情来到巨籁达路,拉动了四四八号的竹篱门铃。<BR>  那巨籁达路是旧上海法租界一条僻静的马路,四四八号是一所老式平房。迎门屋内,八仙桌旁坐着一人,见到昭功,连忙站起握手,昭功惊喜交集,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原来那人正是周恩来同志。他们四手紧握,昭功激动地说:“我定不负组织重托,誓与叛贼喋血相搏!”<BR>  “不!”恩来同志笑道,“善于制敌于死地而保存自己者才是最可贵的战士。为确保任务完成,军委决定派张英同志与你同往,明日你们船上见。”<BR>  王昭功久闻张英威名,知道这是恩来同志的警卫员,不只武艺高强,而且到苏联受过特别训练,是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只听周恩来同志接着说:“张英和你是小同乡嘛,昭功同志,你一定要临变心静,乐观豁达。除叛之后,你还是回家乡开创农运,你们诸潍两县素有革命传统,辛亥反清、民五讨袁两次首创独立,潍河两岸人民都曾奋举义帜啊!我们是满怀光明理想的共产主义者,非古代舍身取义之士可比,党寄希望于你呵!”说着他爽朗地大笑。话虽不多,却如醇酿甘露,暖润昭功肺腑。昭功早有开创潍河武装斗争根据地的素志,接受锄奸任务,才暂时放下。今天恩来同志一提,他顿感知己。恩来同志连敬昭功三大杯酒,就匆匆离去。主人又陪昭功饮了数盏,才取出一张赴青岛的船票。昭功问:“武器呢?”主人哈哈一笑,指着两瓶精装鱼肝油道:“就是它!”</P>
君似梅花我似叶,不怪花开早,只恨叶生迟……
<><STRONG>六、牛皮板带和鱼肝油</STRONG></P>
<>  一九二九年四月下旬的一天,正是汇泉樱花烂漫的时节,招商局的沪青客轮在青岛二号码头靠岸了。海关纠察们对头等舱的洋人和达官贵戚们还客气些,对一般乘客不只要检查包裹,而且还要搜身。旅客们横遭盘查,也只好忍气吞声。<BR>  一个身穿蓝直贡呢大褂的乘客,走到检查岗卡前。此人中等身材,胖胖的方圆脸盘上,一双眼皮颇长的细眯眯的眼睛,显得无精打采的样儿。他手里提着两听铁桶美福林饼干,海关纠察们打开饼干桶翻弄一番,见无异样,又要搜身,那人猛然敞开大褂,双目圆睁,闪出炯炯逼人的寒光,挺着胸脯悄声说:“都是常来常往的朋友,可别太过分了哇!”说话间,他敏捷地将一卷钞票塞到纠察手上。<BR>  纠察见乘客腰扎四寸宽的牛皮板带,上身是密纽紧身武士装,两肩肌肉隆起,一看就知道是位闯江湖练武艺的人物,又得了贿赂,就摸了摸他那硬梆梆的板带说:“公事么,如今贩毒,贩这个的太多啊!”纠察伸出拇指食指作了个枪的手势,拍拍那人的肩膀,表示讲交情,就让他过去了。紧跟在那乘客后面,提着两瓶麦精鱼肝油的王昭功却吓了一跳。原来那腰扎牛皮板带的乘客,正是张英,他那腰里就藏着两支手枪。张英在船上一天一夜没吃饭,他练过气功,把手枪塞在板带之内,吸气勒紧,从外面丝毫看不出枪的痕迹。<BR>  两人出了码头,径直往大庙山走去。<BR>  青岛是个临海山城,市内翠岭起伏,各式楼房,依山而建,红瓦绿树与海光山色相映成辉,风光分外旖旎。市内有九山十岭,大庙山位于市区,离码头最近,山顶筑有日本神社,层层石梯,仰望入云,极其巍峨,此山就是由此得名。因为此处有日本人的神社,所以严禁采伐树木,年长日久,林深草密,最是僻静。他们来至丛林深入,张英才解开板带,两支手枪已深深嵌在皮肉之内。昭功也忙打破麦精鱼肝油瓶子,枪弹就藏在里面。<BR>  当时海关规定:偷运枪支不带子弹者犯法不犯罪,没收枪支不扣人;若是枪中带子弹就构成犯罪,要扣押起来,因此两人分别携带,以防万一。他们藏好枪弹,就按接头地址去找中共青岛市委的负责人,安排去济南锄奸的计划。</P>
君似梅花我似叶,不怪花开早,只恨叶生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