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为什么要取名伍毫?有没有什么依据?
15岁有志于学,决心有生之年做些事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秋风扫落叶</I>在2006-2-7 21:04:57的发言:</B><BR>  为什么要取名伍毫?有没有什么依据?</DIV>
<>伍豪,总理当年在觉悟社和同志们一起抓阄定名次,他抓了5号,邓颖超抓了1号,所以他们各自以此为代号,化名伍豪、逸豪。</P>
君似梅花我似叶,不怪花开早,只恨叶生迟……
<><STRONG>七、意外来客</STRONG></P>
<>  当时青岛市委书记王景瑞,还是个二十五岁的青年。他原是纱厂工人,一九二七年一月入党,“六大”之后,大胆提拔工人干部,因此入党不久,他就被选为市委委员,在罗玉堂调省后,他又接任了青岛市委书记。为了掩护,他开了个木炭铺。他见张英、王昭功来到,非常高兴。不过他对貌不出众的张英有些担心,怕没多大本事,完成不了中央军委交下的任务。<BR>  王景瑞悄悄问昭功:“他行吗?”王昭功伸着大拇指说:“你可千万不能以貌取人,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张英同志武艺超伦,比我胜过十倍。当年军委计划劫囚车抢救彭湃、杨殷同志时,他就是攻击的主力,只是由于错过时机,未能如愿。但是在彭杨追悼会时,同敌特巷战,他双手打枪,英雄极啦。听说当年他在冯玉祥部下当过军官,入党后一直担任中央机关保卫,这是军委书记亲自派来为我省锄奸的,你可要好好配合啊!”景瑞听了,满心欢喜。当晚他们就找到打入敌人内部的徐子兴,仔细研究行动步骤,决定王昭功先去济南,同侦察敌情的王永庆同志联系。找好掩护对象后,再让张英到济南去。<BR>  由于当时济南盘查甚严,规定单身人不能赁房宿店。王景瑞、徐子兴和王昭功商量,要想方设法找一位聪明坚定的女同志扮作张英的眷属作掩护。但是,急切之间,到哪里去找适当人选呢?王景瑞就去找傅书堂的爱人李淑秀商量。李淑秀虽不是党员,但长期跟丈夫在省委机关做掩护工作,对叛徒非常痛恨,省委机关破坏,书堂奉命去苏联,她只好来青岛,住在小姑傅玉贞家。这傅二姑娘当时刚结婚,家住云南路汇兴西里,这是所二层楼的铁路宿舍,一门二户,傅玉贞的丈夫丁维尊在铁路印刷厂工作,另一户也是铁路工人。景瑞对李淑秀、傅玉贞说明情况,她们也很为难,十九岁的玉贞自幼跟哥哥干革命,最近又秘密入党,她意志坚定,聪明美丽。可是一来她新婚,丈夫丁维尊虽是党员,却已意志消沉,决不会同意她去;二来叛徒王复元也认识她。他们三人正在踌躇为难,忽听得一阵扣门声,玉贞开门一看,外边站着一个体态娉婷、眉清目秀的姑娘,手提红布包袱,扎着油亮的大辫子。傅大嫂一见大喜,把手一拍:这可是意外来客,最恰当的人选来了!</P>
<><STRONG>八、在老悦来客栈</STRONG></P>
<>  来的这个姑娘,是傅书堂同志的大妹傅桂兰,今年才二十岁,自幼在老家高密县德国人办的发网厂作工。这次是奉父母之命,来青岛看望新婚的二妹,就便打听大哥的下落吉凶。王复元叛变后,高密县委也遭到破坏,高密站上一片白色恐怖。傅大姑娘虽然不是党员,但受兄妹影响,同情革命,而且叛徒们都从未见过她。因此嫂子见面,就快嘴麻利地劝她来扮这个“新娘子”。请读者同志想想,五十年前,一个没出嫁的农村姑娘,跟个素不相识的男人,扮作假夫妻,远走他乡,实在是难为她。但是傅桂兰听了嫂子和妹妹的恳求,左思右想一番,就毅然答应了。她让嫂嫂绾起头发、开脸换装,与张英同志见了面,很快就上火车前往济南。<BR>  他们两人衣衫光鲜,在济南站下车,很顺利地就在一大马路的老悦来客栈租房住下。住处定下后,张英立即按预约向省委机关发出密信。<BR>  张英同傅桂兰虽然扮作夫妻,由于陌生,独处一室时,傅大姑娘不免局促。夜色将降,吃罢晚饭,傅大姑娘更加不安。张英同志说:“你安心睡觉,我到帐房看人打牌去!”桂兰听了心中欢喜,但又想到人家身负重任,整夜不睡觉怎么能行?留他吧,又实在难以启齿。张英却说:“大妹子,安心睡吧,我同书堂志同道合,情义重过亲兄弟,你把我当成亲哥哥,心中就自然了。”说完,潇洒地走出去,来到帐房间打起牌来。桂兰睡到半夜醒来,听见前面还在吆五喝六地打牌。想到张英去时言语,深感共产党人的磊落胸襟。继而又想,自己既应允来作掩护,帮助张英完成重要任务,怎能让他终夜劳顿!想着,就穿好衣服,来到帐房硬拉张英回房休息。聪明的傅大姑娘满面绯红,睡眼惺忪,牌友们也都哄笑着相劝:“老兄快回去吧!”张英被拉回房,傅大姑娘正色道:“你快睡觉,我来守望。”张英想到重任在身,就和衣而卧,转瞬间鼾声大作。傅大姑娘轻轻拉起线毯盖在张英身上,自己坐在窗前,一直等到天明。她一面看看熟睡的张英,一面暗自祝愿:快快剪除可恶的叛徒吧,那时大哥也可以回来了。<BR>  张英一觉醒来,见桂兰依旧困坐床旁,就唤醒她,留下饭金,又交代几句,劝她休息。他自己就梳洗整衣,去市内查看道路去了。<BR></P>
君似梅花我似叶,不怪花开早,只恨叶生迟……
继续呵
<><STRONG>九、张英中伏</STRONG> </P>
<>  张英是山东潍县人,原来的名字叫马宗宪。他早年投考冯玉祥将军办的军官学校,路过济南时,曾去会过一位开铁匠铺的老乡。那天早晨他走出老悦来客栈,就一路察看市容,漫步朝老西门剪子巷走去。当时济南还处于日本军队控制之下,荷枪实弹的日本巡逻兵,一早就在街道布岗设哨,弄得人心惶惶。刚进剪子巷口,就听见锤砧叮当、风箱呼嗒之声,响成一片,夹巷店铺鳞次栉比,倒很热闹。张英见天时尚早,找到老乡字号,却过门不入,直奔趵突泉而来。因为那个时代,富贵人家都是晏睡晚起,很少一早去拜客的。 <BR>  济南素有“泉城”之称,而这趵突泉又是七十二名泉之最,被誉为历下第一泉。张英进得园门,就听泉声轰鸣,水珠喷涌,竟有三尽多高。他无心观景,往北进了吕祖庙,望着执拂仗剑的洞宾像,心里暗想,若是有千里之外取人首级的斩妖剑该多好。出了庙门,踱到园门,见几个人力车夫正在候客。张英走向前去,一个车夫急忙点头哈腰,掸着车座说:“先生往哪!”张英坐上笑道:“剪子巷。”车夫心想:此人定是初到此地。趵突泉后过花墙子街几步就是剪子巷。但想到赚钱养家要紧,抄起车把就往东跑,但想绕道大明湖再拉进剪子巷,要个块八毛就好说话了。不然这点路,两毛钱也不值。客人却欠身拍拍他的肩说:“兄弟,甭绕道了,直穿花墙子街进剪子巷就得,看样子你定拖家带口不易,准给你一块大洋就是。”车夫恍然大悟,这是位要排场的豪客,就连声道谢。不大工夫来到铁铺门前,车夫紧按车铃,大喊:“掌柜的,贵客到了。”那掌柜出来,见车夫正捧着一块大洋向长衫客人道谢,他认出是老乡后,上下打量,见张英衣帽光鲜、出手阔绰,就高兴地喊:“听说你在冯军当了团长,混阔了啊!”边说边忙让进账房,吩咐伙计沏茶叫菜,定要留下吃饭。张英也不客气,席间掌柜打听时局,当时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之间战和变幻,山东又在日军占领之下,商家自然关心时局。张英也虚与委蛇,使这位老乡觉得他确是为冯军公干而来。临别时他随便提到,此次携眷来济,想租套带家具的寓所,到时请宝号出个铺保。老乡连口答应。张英漫步回到客栈,没想到刚进客房,就被十几个预伏内外的探警猛然包围,四支手枪对准他,当场砸上手铐,带往第一分局。  <BR> <BR><STRONG>十、解开镣铐</STRONG> </P>
<>  原来叛徒王复元兄弟已经侦知我党锄奸计划,就在张英到济南那天深夜,他们查抄了八卦楼省委秘书处,在焚毁余烬中,搜得张英联系信,得知了老悦来客栈十六号这个地址。他们首先逮捕了傅大姑娘,在济南警察分局严刑拷打,拶指逼供,傅大姑娘始终坚贞不屈,一口咬定张英是新婚丈夫,自己名叫单娟。敌人逮捕张英后更用酷刑吊打,两个凶手轮番水蘸皮鞭,打得他皮开肉绽,几次昏死,又用老虎凳、压杠子种种非刑逼供,张英始终不吐一言。他心里只可怜傅大姑娘,决心奋力脱围。敌人见他被打得半死不活,就将他扔到三元宫的看守所内,继续在老悦来客栈设伏。 <BR>  一般人受此酷刑,早已难以举步,张英虽然终夜呻吟,但他除皮肉受损外,由于自幼练过内外软硬武功,伤势不算十分严重,他决心当夜逃脱。到了半夜,他大喊要上厕所,看守不耐烦地说:“你自己能走就去,老子没工夫架你!”张英故意连声道谢,连爬带挪,捧着手铐脚镣来到三元宫北墙根的露天厕所。看守背着大枪在外等候,等了一会不见动静,进厕所一看,只见手铐脚镣扔在地上,再也不见犯人踪影。看守这一惊非同小可,急忙鸣笛报警。警探们慌忙带着警犬追捕,那警犬只在三元宫墙外两道高墙之间,跑来跑去狂吠不止。这两道墙都是一丈多高的大墙,犯人究竟哪里去了呢?再说这些镣铐都是外国进口的,没有钥匙绝打不开,而钥匙又都在看守长手里,他倒是怎样解脱镣铐的呢? <BR>  原来大革命后,我党大批同志被捕,周恩来同志领导军委保卫部专门要人研究解铐之术,后来经过再三试验,发现用一根细铁丝伸进钥孔就可捅开,因此保卫人员鞋底内,一般都藏有铁丝,以备急用。张英就用鞋底的细铁丝捅开手铐,提气耸身,抓住墙檐,然后倒手翻身,使个倒卷帘的身法,轻轻翻过庙墙。他富有斗争经验,没有顺路逃跑,却是连翻几道院墙,在一所荒废的大家花园躲过半夜,白天又藏在院内不常用的顾所踏板之下。直等到黄昏人静,才在泉水边洗净血污,抹上泥巴,雇了一辆黄包车来到裕祥铁铺。同乡一见,十分惊骇,连问是怎么回事,他含糊说是执行军务,常要易服化妆。同乡听是军务,自然不疑,就借给他一百元和一身衣帽。张英赶紧换装,连夜赶回青岛。  <BR> <BR><STRONG>十一、金指金一郎</STRONG> </P>
<>  张英回到青岛,在李村路得胜里找到王景瑞,战友重逢,悲喜交集。悲的是傅大姑娘生死不知,喜的是张英虎口逃生。景瑞见张英遍体鞭伤,就让他藏在自己家里养息。不久消息传来,王昭功、王永庆等锄奸组的同志都被捕了。王景瑞在青岛也不安全,党组织决定调他去淄博工作。浑身是伤的张英怎么办呢?景瑞想到省委交通王科仁同志的姐夫,在青岛邮政局局长、日本人金指金一郎家当厨师。那是独门独院的花园洋楼,门口又有日文金一郎的名字,是唯一安全可靠之处。 <BR>  这时,凶恶的叛徒王复元又来到青岛,勾结伪市党部、警察局和胶济铁路警务处组织了捕共队,加紧在青岛迫害我地下党干部。 <BR>  青岛党组织研究,本想送张英同志回上海养伤。张英表示:不诛叛贼决不离开山东。同志们见张英意志坚强,而且武艺确实惊人,脱铐越墙已使敌人胆寒,料也无妨。组织上就决定让王科仁向张英同志学习保卫技术。决定利用金指金一郎的癖好,让张英在他家中安下身来。王科仁找他姐夫商量,曲厨师虽然不是党员,却同情我党,慨然答应,让张英充当他的下手。 <BR>  这金指金一郎是个中国通,而且素爱中国的武术和烹调。他在大连任职时向中国武师学了一套螳螂拳,到青岛后又跟崂山上清宫的道士学了鹰爪力,每天早晨在院子里面对大海朝阳,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一手捏住一个五磅重的铁球运气练螳螂拳,练完之后,才到厨房洗手吃莲子粥。 <BR>  这天他来到厨房,正要洗手,忽见厨师卧室坐着一个细腰乍臂、光着上身,满是伤痕的人,正在与厨师说话。金一郎怒冲冲地进来:“他的什么人?”曲厨师赶忙起身笑道:“局长先生,这是我师兄弟,也是个练家啊!”金指金一郎瞅着他浑身伤痕疑问地“嗯”了一声,厨师急忙说:“局长有所不知,这才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这是练扎腰、练金钟罩铁布衫,让师兄弟给打的,真是吃饱没事干,自找苦吃。”说着故意作出无可奈何的样子给张英擦洗伤痕。金一郎是个武术迷,早听说中国有金钟罩,就问:“你练的是哪家拳术?”张英眼皮不抬地说:“螳螂拳!”金一郎听说是同门,就考问道:“你可知道螳螂拳何人所传、共分几派?”  <BR> <BR><STRONG>十二、傅家姐妹</STRONG> </P>
<>  张英越狱之后,敌人更加严刑逼问傅桂兰。但是,傅大姑娘始终严守机密,咬紧牙关,不吐一句真言。她后来被囚禁数年,后又被警察局长役使在家,终于郁郁而死。这个纯朴的年轻姑娘,为了保全一个素昧平生的人,献出了青春和生命。 <BR>  傅二姑娘玉贞同志也面临着严重的考验。王复元来青岛后就胁迫玉贞的丈夫丁维尊叛变。王逆让丁继续留在党内,以刺探机密。丁先是向玉贞、淑秀打听张英荫蔽处所,后来又威胁玉贞:“你的亲戚都是共产党,现在共产党不行了,咱可得早打主意。”傅玉贞与他本是恋爱结婚,感情和谐。最初组织上告知她丈夫已经叛变了,她虽不太相信,但她相信党组织。现在发现丈夫果然变节投敌,又气又恨,多次偷偷落泪。她想到革命利益,就密切注意丁的行动,及时向党汇报丁的可疑之处。组织上已经掌握丁逆早已出卖了几个同志,正在侦缉省委交通王焕章同志,由于丁逆深知青岛地下党机密,因此省、市委决定处决丁逆,斩断王复元这只魔爪。组织决定由张英与傅玉贞设计执行枪决。 <BR>  八月十三日夜晚,丁维尊已经睡下,张英突然叩门而入,笑道:“快起来,咱们到前海栈桥遛遛,中央来人啦,要谈重要工作。”丁维尊作贼心虚,借口睡下不愿去。傅玉贞就从旁劝说他:“既然上面来人,准有要事,你还是去一趟吧,天怪热的,反正也睡不着。”丁见妻子神色平和,又想到中央来人,可以刺探机密向主子献媚,就披衣起来。那夜海平如镜,一轮新月给海面镀上一层银色,深入海心的栈桥停阁上,还有人弹琴吟歌。丁维尊忽然发现张英神色严峻,猛然扭头往回就跑。张英却冷笑举枪,弹指间,这个败类倒毙在滋阳路口。 <BR>  第二天,巡警暗探来汇兴西里搜查,傅玉贞一口咬定丁从昨日就没回家,多亏同一单元那家铁路工人帮助掩护,他们虽非党员,却同情我党,张英叩门就是那家人开的。他们代为作证,咬定丁从昨日未归。傅玉贞抚尸嚎啕,半真半假,瞒过了敌人。为了党的利益,她大义灭亲。后来她一直在保育战线上辛勤工作,做一个平凡的党员。当时报界虽然渲染这次“情杀”,王复元却心惊肉跳,知道是党对叛徒的惩罚,因此,第二天他即逃走,十五日潜回济南。但是,究竟为何十六日他又在青岛倒毙在繁街闹市呢? </P>
君似梅花我似叶,不怪花开早,只恨叶生迟……
<>  马宗显,又名张英、刘英。1902年1月20日出生于山东省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双杨店镇)马家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2年从军于冯玉祥部,很快被提任为中尉排长。<br>  1925年11月,去苏联红军高级军官学校留学。1926年11月7日在苏联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底回国,在中共中央保卫部工作,改名张英,负责保卫周恩来同志的安全。1929年初,奉命来山东,于8月中旬先后处决了叛徒丁维尊、王复元,受到党中央的褒奖。1929年12月,奉命到达河南商城南部苏区,改名刘英,任刚组建的三十二师师长。1930年4月,调任徐向前为副军长兼师长的红一军一师参谋长。10月,升任师长。1931年1月中旬,红一军与红十五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第十师副师长。4月,升任师长。11月7日,红四方面军成立,任其所辖的二十五军七十三师师长。在几次反“围剿”的战斗中,他屡建战功,是红军中的一员名将。1932年2月初,在河南商(城)潢(川)战役即将结束时,他率部追敌于豆腐店,不幸头部负伤。同年10月,转上海治疗,途经武汉,不幸被捕,英勇就义于武昌城下,时年30岁。<br>  1990年春,中共潍坊市寒亭区委和潍坊市寒亭区人民政府为刘英烈士树了纪念碑。碑上雕刻着徐向前元帅于1987年6月为其题写的碑文:“赤胆忠心刘英烈士千古”。 <br></P>
<>编辑: 李辉 大众网主站 <a href="http://www.dzwww.com/edzrb/dzzb/dzzb-jrgz/" target="_blank" >www.dzwww.com/edzrb/dzzb/dzzb-jrgz/</A></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9 8:38:05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p>十四、叛徒喋血</p><p>  阴险狡诈的叛徒王复元,早已怀疑他们内部有我党内线,八月十五日凌晨逃回济南后,他与胞兄商量,决定再也不回青岛。但是到吃午饭时,这个贪利忘义而又爱耍小聪明的家伙,忽然发觉自己在青岛定做的西服和皮鞋尚未取回,他灵机一动,决定秘密潜回青岛,人不知鬼不觉地取回衣服、皮鞋立即返回济南。他的决定秘不透风,连青岛同党也不让知道。他在十六日上午回到青岛,当日下午就去四方路“日需实业所”取出定做的衣服,立刻去保定路一百一十号新盛泰皮鞋店取皮鞋。<br/>  这家鞋店老板和他是朋友,当时时兴进口生胶底皮鞋。王复元处处小心,腰插双枪,出门就坐上黄包车,大热的天还放下车帘,唯恐别人发觉。<br/>  可是,再狡猾的豺狼也斗不过英勇机智的猎手。党组织为了处决这个双手沾满共产党员鲜血的叛徒,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在他离开“日需实业所”后,张英与王科仁就跟踪而上。王复元下车后,贼眼四下窥探,闪身跑进鞋店,就要老板包裹皮鞋。老板一面吩咐店伙计包鞋,一面沏茶敬烟,劝他休息会儿再走。他却无心喝茶,两眼紧瞅着店门口。这时,王科仁走进店堂。王逆觉得来人有点面熟,大吃一惊,他一手紧握衣袋中的手枪,两眼紧盯住来人。受过张英多日训练的王科仁却神态坦然,看都不看他一眼,只是若无其事地向店员打听鞋价。王复元见无异状,才取出皮鞋往外走。当他刚走到门口正要举手推门时,王科仁出其不意,举枪向他背部射击,王贼应声倒地;王科仁又向他头部连击两枪,结束了这个恶贯满盈的叛徒的一生。<br/>  原来张英与王科仁商量,由科仁到店内觑机结束叛徒性命,如不得手,张英就在门外诛杀此贼。这既为锻炼科仁,也可保证任务完成。枪声惊动了附近的岗警和巡查,当他们要来兜捕身上溅满血星的王科仁时,张英堵在店门口,亮出手枪逼住他们。待王科仁脱险之后,艺高胆大的张英,才昂然穿过闹市,直奔码头,当晚乘船赴沪,向伍豪同志报告去了。<br/>  镇压叛徒的枪声,在一九二九年白色恐怖笼罩着的山东大地上,犹如霹雷闪电,大长了革命人民的志气,吓破了叛徒特务的狗胆,这是我党在齐鲁古国第一次与阶级敌人胜利地武装交锋。<br/></p>

<STRONG>十四.剑气长存</STRONG> <BR><BR>  周恩来同志遥挥斩妖剑、叛徒宵小心胆寒的故事,早在革命老同志口中传颂。在周恩来同志任中央军委书记期间的诸多丰功伟绩中,山东平叛只是沧海一粟而已。从一九二七年十一月直到一九三一年底,周恩来同志一直坚持在上海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他培训了一批批革命精英,输往各根据地,至一九三○年底,闽、皖、鄂、豫、赣、陕、甘、海南各省区根据地都得到蓬勃发展,全国红军已近十万。江西中央苏区三次粉碎围剿,首先归功于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指挥和广大红军战士的浴血奋战,但是在无形战线上,军委保卫部搜集了大量敌情,成为我军的灵敏耳目。周恩来同志作为中央军委书记,更为各根据地的互相策应、配合作战,起了中枢神经的作用。不只有张英这样艺高胆大的伍豪之剑,还有深藏敌人剑鞘之内在必要时保卫党的利益的伍豪之剑。一九三一年四月,党及时应付了顾顺章的叛变,这样一柄伍豪之剑就闪出了光彩。顾原在军委工作,后赴武汉,被叛徒王竹樵指认,落入敌人之手。顾顺章被捕当天就叛变,密电南京,求见蒋介石。这电报被我打入敌人内部的党员钱壮飞收接扣留,他火速去上海报告。这样,周恩来、陈赓、李强等同志才连夜搬家,躲开魔爪。五月,周恩来同志开始安排军委撤退,他送钱壮飞同志去苏区,李强等同志出国。他根据自己的经验,还提醒赴苏同志说:“过境后他们会拘捕审查你,不要担心,审明就会释放的。”在那样危险处境下,他自己仍在上海坚持工作,从容安排,直至十二月初才离开上海去瑞金。 <BR>  伍豪之剑,就是阶级之剑,正义之剑,历史审判之剑!一九七六年丙辰清明,在心花泪海的波涛之上,一幅横标耀人眼目:“总理回眸应笑慰,斩妖自有后来人!”这幅横标,不正说明亿万人民心中都在继续铸炼着伍豪之剑吗?!   <BR>  〔全文完〕 <BR>
十三.叛徒喋血 这篇咋出了一些乱码偶也不晓得哈,哪位大虾弄弄哈~~~~[em02]
<>好生动,好故事,好文笔,好看,好贴,此谓“五好”,不知有否第二部,续集……</P>
秀才家住四明东,朝朝暮暮听潮涌。 举目东海水天阔,凝神秋山枫正红。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