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旭——这位在一九七六年编造了“周恩来总理遗言”且轰动国内外的青年,当时只是杭州汽轮机厂的一名普通工人,才二十三岁。
那年的冬天,中国大地因为周恩来的去世而显得格外寒冷、漫长。一天晚上,李君旭参加了几个朋友的“聚餐”后,便陷入了冥思苦想。刚才,几杯热酒下肚,几个热血男儿便“指点江山”起来。
“周总理的遗嘱,就是骨灰撒掉这一句话吗?” “肯定还有什么话被人封锁了!” “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得行动起来,继承总理未竟事业。” “对,得行动起来!”李君旭冷静地思考着,而他的血则在沸腾在燃烧。他觉得,自己应该写一篇文章。
他展开稿纸,提笔开了几个开头,都不满意。他猛地推开北窗,任风夹着细雪扑面而来。突然,他脑海中掠过一道闪电……
啊,灵感! 遗言!就以周恩来的口气,写一封诀别书!由于高度的兴奋,李君旭的胸口在刹那间感到一阵窒息。此后,李君旭开始为“遗言”作准备了。他阅读了许多有关人士的回忆录,收集周恩来的生平资料。春节刚过,厂区里显得冷冷清清,他呆在宿舍里,乘无人之际,抽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十六开记录纸。
《周恩来遗言》就在这间斗室中问世了。它像核反应堆,向四面八方放射着巨大的能量。遗言故意借用过去的资料以求更加真实可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