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熟悉很传统的周恩来。 -------------转载
那个诗词歌赋随手拈来的周恩来,那个长子长孙续写家谱的周恩来。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优秀传统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但是传统只是周恩来的一个侧面,其实他的思想不仅仅是继承了先前的精华,而且能跟上时代的进步;不仅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且总是很超前。
他平了祖坟。中国耕地太少了,死人不能和活人争地。他是总理,他必须做出表率。可惜当时并没有人能够理解,没有人来效仿。他做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不是为了别人的理解。直到今天,平坟已经成了不得不做的事,但是在乡村仍遇到了巨大的阻力,看来,他仍然是不被理解的。
他去不留灰。骨灰真的有什么保存价值吗?一个人若是值得记住,人们自然会纪念你,若不值得纪念,把陵墓修得再华丽也只是引来更多的盗墓者。人活一世,不是要用墓碑证明,而是要用自己火热的生命去书写。理解他的人不多,只有邓颖超、邓小平、冰心、钱钟书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
丁克一族。丁克现在开始流行了,二人世界,不要孩子。周恩来并不是不想要孩子,只是因为革命而失去了。在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思想仍占据人们头脑的时代,有没有孩子他并不在意。而直到现在仍有许多夫妻因为没有孩子而离婚的。
遗体解剖。中国古代有许多极刑,比如凌迟、五马分尸等等,都不会留下全尸。我们从许多小说中可以看到留全尸是犯人最大的愿望。连犯人都想留全尸,而周恩来要求遗体解剖,做医学研究。如果有更多的人像他一样愿意捐献出自己的遗体,我想,是不是许多不治之症早已被攻克?是不是可以挽救许多人的生命?
他提倡计划生育。可惜在一个社会崇尚多子多福的社会里没有人支持他,以致到了80年代人口众多的中国不得不强制执行计划生育。
他认为应该从中学开始性教育。这是周恩来在刚当上总理不久后提出的。可以想象,在那个时代,这根本是不现实的。可能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以后没有再提过。这个问题在今天的中国仍是有争议的问题。
周恩来有许多很“另类”很“前卫”的做法和想法。他做了,因为他是人民爱戴的总理,所以没有受到批判,但是别人并不认可。
他的另类不是年轻的冲动,不是赶时髦,有些在现在看来仍然很新潮。
他的想法可能100年之后,仍不会被完全接受认可,但我相信肯定是大势所趋的。
将来的某个时候,在中国的大地上,不会再有阴森森的坟地,所有的土地,都被绿色覆盖,有茂盛的森林,无尽的草原,有丰收的庄稼。所有的人都活的自我,但他们同样关爱别人。他们愿意死后捐献自己的器官,然后把自己的骨灰撒向大地……
我相信会有这样一天的,周恩来的思想不再是另类,而成为一种传统。
只是这一天可能还很遥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