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1951年4月28日,审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旗图案,并建议将他同意的那个图案的金黄色圆圈及五角星稍放下一点,置于红旗四分之一的中间。</P>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152页</P>
<>1955年2月21日,签署《国务院关于发行新的人民币和收回现行的人民币的命令》。在此之前,审查人民币新币设计方案和全部票版画稿时指出:十元券设计的工农兵主景画稿中的农妇年纪太老,要画的健康,美一些;战士形象不够英勇,手里拿的还是美式卡宾枪,也不恰当,应该重新绘制。五元券中的民族大团结的主景可用,但根据毛主席的意见,不要把他的像画上。一元券主景的汽车图是美式汽车,还是改一下为妥,免得外界误会。</P>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452页</P>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DIV>1953年6月16日,观看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为纪念屈原逝世2230周年而排练的郭沫若所写历史剧《屈原》,在接见全体演职员时说:今天重演屈原,着重点要放在歌颂这样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纪念这样一位世界文化人士。要注意历史剧反映时代精神的问题,历史剧不要演成现代剧,有些现代化的字句要去掉。新创作的《屈原》音乐风格不调和,最好用些箫、笛、琴、琵琶等中国乐器。现在的音乐将来可以独立演奏成为《屈原组曲》。(309页)</DIV>
<DIV>
<DIV>1953年12月4日、5日,周恩来针对政务院机关在选民登记表中存在的问题,向有关领导反复强调:除文盲外,代填选民登记表本身就是错误,不必再追究代填手续中的错误,这是次要的,主要的要进行本人登记。因此,对填表马虎的同志应给以批评,西花厅工作人员的选民登记表一定要退回本人校正,使他们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这次选举。(337页)</DIV>
<DIV> </DIV>1954年8月28日,周恩来就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警卫工作和交通管理等问题指示有关部门:全国人大会议的招待人员要精干和对业务熟练。对汽车的使用,尽量注意不要浪费。对警卫工作的要求是:精练、迅速、确实,有秩序,注意安全。同时请公安部转告北京市公安局,将天安门前面东西马路最阔的一段路面,作为试行新的交通规则的模范区,将路面以白漆线划分为:靠边的三轮车、自行车车线,第二道专走大车、慢车的行车线,当中的小车、快车行车线。对于行人穿越马路的地方,要规定地点,标明界线,界线要画得大一些(因为我们人多),标志要鲜明,线条要多画几道。应该利用报纸向市民进行宣传,可先试行一年。(411页)</DIV>
<DIV>《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DIV>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div>1951年春,周恩来到大连,一下火车就先去看望在此疗养的徐海东。由于长期疗养,一直不能像别人那样正常工作,徐<font size="3">海东心中一直不安。刚一见面,徐海东就说:“总理,我的任务没完成!”周恩来说:“你的任务完成了。看你的身体比大家阿香香的都好啊。”这次见面,谈了许多,直到工作人员提醒周恩来应该先住下再和徐海东细谈,周恩来这才罢休。</font></div><div><font size="3">1955年,军队授衔之前,周恩来又到大连看望徐海东。徐海东说:“我不能工作,总是要总理关系,惭愧呀!”周恩来见他可以走路了,高兴地笑着,好言安慰他,并和邓颖超一起拉着徐海东、周东屏(徐海东夫人)在门前合影留念。周恩来向周东屏说:“周东屏同志,你辛苦这些年,海东的病总算快好了。”周东屏说:“总理,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周恩来笑呵呵的说:“快了,快了。”徐海东说:“总理,我长期养病,为党工作太少了,授我大将太高,我受之有愧啊!”周恩来望着徐海东,郑重地说道:“徐海东同志,授你大将军衔,不高也不低,掐断。”(366页)</font></div><div><font size="3">一次,徐海东去北戴河看望周恩来,周恩来当时正在理发,见徐海东来了,头发刚理一半,便叫停下来,谈话40多分钟,送徐海东走后,才又坐下来继续理发。</font></div><div><font size="3">1960年3月,周恩来去昆明接到我国访问的缅甸总理吴努。中间在武汉停留了2小时,周恩来抽空看望了正在那里疗养的徐海东。(393页)</font></div><div><font size="3">《徐海东大将》,张麟,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5</font></div><div><font size="3">1959年电影《青春之歌》上演后,周恩来看过,感到其中有些场面拍得非常优美、抒情、富有诗意。他打听摄影师的姓名。过了很长时间,在一次集会上,当他见到摄影师聂晶时,赞扬了他的摄影艺术,还代表广大电影观众向他鞠躬表示感谢! <br/>1963年夏,周恩来出席中国文联三届二次扩大会议的舞会。周恩来一到场,就邀请王玉珍跳舞,同时指示乐队用“洪湖水浪打浪”伴奏。在嘹亮悠扬的歌声中,周恩来在与王玉珍翩翩起舞的同时,亲切地同她交谈,称赞她的演唱艺术,同时哼唱起来。(17页) <br/>60年代初,一个地方剧团带着一个现代戏进京汇报演出,文艺界大加赞扬,并引起轰动,别的剧种要移植,电影厂争着要搬上银幕。周恩来得知后抽空看了这出戏。演出结束后,他像往常一样接见了全体演员,并同剧作者进行交谈。首先了解了这个戏创作、演出及社会反映的情况,然后同作者就该剧的主题、真实性、典型性以及客观效果等进行了认真探讨。严肃地指出作品在政治上的错误。作者如梦初醒,主动提出停演这出戏。周恩来说,这个戏,你也没有白花劳动。失败是成功之母。我相信,你一定会创造出好作品。我期待着你带着好作品再次来京!那时候,可别忘记告诉我呀!我一定看,向你及同志们祝贺!(19页) <br/>1954年北京饭店文艺界春节化妆舞会,周恩来一出现,大厅里一片欢腾。他首先同他的老朋友们寒暄握手,接着同全场的3、4百人,一一紧紧握手并寒暄。乐声响起,他就同已经排成长蛇阵的女文艺工作者,一个接一个地翩翩起舞,谈笑风生。长蛇阵越排越长(奇怪!估计有些北京饭店的服务员也加入了)周恩来为了满足大家的要求,缩短了同每个人跳舞的时间。(20页) <br/>《文苑往事录》,姜志洁,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8月 </font></div><div></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8 4:19:32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
他首先同他的老朋友们寒暄握手,接着同全场的3、4百人,一一紧紧握手并寒暄。
</P>
<>[em05]这么多人...</P>
<>[QUOTE][/QUOTE]</P>
<>要不然能说:“吴蔚然,你给我包得大大的!”?</P>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DIV>一次,纪东随周恩来从北京西山回来当车子经过京西五棵松时,周恩来忽然问:“这五棵松怎么只剩下三棵了啊!那两棵应该想办法补上才好,五棵松五棵松嘛!这里有个汽车站,外地人一看三棵松就会莫名其妙,应该把它补齐,让外地人好知道的确是到了五棵松了。”(30页)</DIV>
<DIV>周恩来的办公室有一部外线电话,常有不知姓名的人打进电话。每当周恩来接到这种电话,都是亲切而耐心地向对方说:“你是不是把电话号码拨错了?也可能是串线了,请你重拨一下吧。”然后轻轻地放下电话。(31页)</DIV>
<DIV>每次朱德和董必武参加会议(其他情况也是如此)之前,周恩来都要亲自检查会议室的温度。会上周恩来都是十分认真地听取他们的发言,并亲自做记录。(对其他人也是如此)每一次开会,只要见到有人还没有坐好,他自己从不先入座。周恩来经常叮嘱服务人员:“对老同志要多加关照,不要让他们坐的时间太长,允许他们提前离开会场。”等。(35页)</DIV>
<DIV>一次,纪东随周恩来到人民大会堂开会,已经下午6点多了,会还没开完。纪东就先去食堂吃饭了。没想到他刚走,会就散了。纪东吃饭回来,看到周恩来等在那里,就急跑过去,问警卫为啥不喊他?警卫告诉他,是总理不让。周恩来知道纪东去吃饭了,说:“不要叫他,我们等一会儿,叫他把饭吃好,我们一同坐车回去。”又有一次也是外出,纪东和周恩来一起吃饭,周恩来快吃完了,怕纪东着急,说:“你慢慢吃,我在这里坐一下。”(36页)</DIV>
<DIV>平时凡是涉及党的重要机密事件需要打电话时,周恩来都是亲自用专线,即使叫秘书办,也要提醒用保密机。对重要机密会议,周恩来事先对参加人员名单、工作人员名单,都要亲自审查,并提出具体要求,如工作人员是否在场,服务人员是否可以进去倒水等,都明确交代。对机密性强、时间紧迫的文件,都要求专人专送转办。有急件即使深夜到达,周恩来也要把人找来亲自交代,并要求办完后及时汇报。每次秘书随周恩来外出开会,只要是机密性强,范围小的会议,走到会议室门口,秘书就把文件包递给周恩来,自己停下来;拿不准的情况,就问一句:“总理,我在外边等吧!”然后按周恩来的意见进去或留下来。(37页)</DIV>
<DIV>一天中午,通讯员送来一份外交收电,纪东看到不是急件,就暂放在一边。不到十分钟,通讯员又打来电话,说又有一份外交部挂着“急电”标签的电报袋,问是否马上送来。纪东根据以往的规律断定这个文件袋肯定是前一件的正是印件,已经看过手抄件了,不是急件,现在正是中午,先让总理休息一会儿再说吧。于是纪东就对通讯员说:“暂放你那儿,需要时我电话告诉你。”过了一会儿,周恩来按铃叫纪东,纪东急忙跑去。周恩来问:“有没有外交部的函件来?”纪东说:“通讯员曾打来电话,我马上让人取来。”原来这份函件是姬鹏飞外长从国外发来,急等回答,外交部等不着周恩来的指示,乔冠华副外长只得打电话周恩来。周恩来接过送来的函件,看后生气地说:“本来你是很勤快的,有什么事都能及时报告,今天怎么了?是不是通讯员压了?”纪东赶紧说:“和通讯员无关,完全是我的错......”周恩来看纪东作了自我批评,气就消了。好在周恩来已经根据乔冠华的电话对请示的问题作了答复,没有对工作造成影响。(40页)</DIV>
<DIV>有一年开春,国务院收到报告说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冰情严重。周恩来命纪东立刻去了解,并把以下问题弄清楚:冰情严重的程度?重要的冰冻地段?冰堤有多高?覆盖面积有多大?爆破冰堤的措施有哪些?如果用飞机去炸,空军落实了没有?成功的系数有多少?失败的后果会怎样?进一步的措施又是什么?......纪东当时记了整整一页纸。还有一次地震发生后,周恩来不仅要弄清震级、震源、震幅、受灾程度、救灾措施,甚至还问到人民大会堂有没有出现裂缝。(41页)</DIV>
<DIV>
<DIV>《在中南海的日子里》,张华林主编,档案出版社,1992/4</DIV></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3 4:31:49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DIV>
<DIV>有一年美国专家寒春(为我国养奶牛的那一对夫妻中的妻子)的母亲辛顿夫人来华访问,在无锡期间心脏病突发,并得了急性肺炎,周恩来知道后,指示由上海派出医疗小组乘专机前往抢救,要外国专家局、对外友协负责人和马海德医生前往看望。经过半个多月抢救,辛顿夫人终于脱险,逐渐恢复了健康。82岁的辛顿夫人激动地说:“从来也没有这么多人为我看病,来照顾我。”回国后,他的儿子韩丁写信给周恩来,感谢周总理救了他的母亲。</DIV>
<DIV>大约从1956年元旦开始,每年元旦前夕,周恩来都要给外国专家局的全体专家赠送贺年卡,向他们祝贺新年,感谢他们一年中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光辉的贡献,祝贺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就。1965年元旦,陈毅出面宴请外国专家,当宴会进行中间,周恩来临时抽空到场向外国专家祝贺新年。当周恩来到达人民大会堂宴会厅时,外国专家局的领导考虑专家们事先不知道周恩来到场,就带头鼓掌表示欢迎,周恩来马上严肃地加以制止。(51页)</DIV>
<DIV>文革期间,周恩来在广州一机关礼堂,接见广东各界知名人士,粤剧表演艺术家邝健廉(即红线女)挤到周恩来身边,喊了声“总理”就说不出话了,只是流泪。周恩来见状,便关切地说:“健廉同志,冷静些,有什么话慢慢说。”说着指了指旁边的座位,和气地让她坐下。邝健廉掏出手绢擦擦眼泪,啜泣着说:“总理,我们剧院准备排演《海港》,我想扮演方海珍,写信给总理,希望得到您的同意和支持。”周恩来说:“好哇!用粤剧演出现代革命样板戏,定会使粤剧这一剧种出现新的生机,我赞成,一定支持。”邝健廉语法激动,抑制不住地说:“给您的信不知道为什么转回了广东省,剧院领导很生气,找我谈了话,对我进行了严肃的帮助。”说着又流泪了。文革时期的“严肃的帮助”轻者批评,重者批判。周恩来听后,心情十分沉重,语重心长的宽慰了邝健廉女士几句。</DIV>
<DIV>周恩来回到北京,委托邓颖超给国务院秘书厅信访处打电话,查问邝健廉给他的来信是怎么转回广东省的。当时临时负责广东省来信的卢方玉,翻阅了以前的卡片,找到处领导解释:“邝健廉来信说他们剧院准备排演《海港》,她想扮演方海珍,写信给总理,要求总理同意和支持。我觉得一个演员在剧中扮演什么角色,应由剧院领导根据演员擅长来安排,演员只应服从这种安排,用不着惊动总理,由总理去批准,所以把邝健廉的信给转回去了。”处领导对卢方玉的申诉颇为同情,说:“是呀,如果每个演员扮演什么角色都要征求总理的意见,得到总理的批准,那还了得?这种来信职能转到省里又他们去处理。”这时,总理办公室传来消息:邝健廉即是红线女。处领导和卢方玉都大吃一惊。卢方玉写了一份检查,处领导签名。内容除了以上申诉理由,又加上一条不知道邝健廉就是红线女,如果知道会认真处理。,几天后检查退回,周恩来在上面批示:“不知道邝健廉是红线女,难道普通百姓来信就可以不认真处理?”(58页)</DIV></DIV>
<DIV> </DIV>
<DIV>
<DIV>《在中南海的日子里》,张华林主编,档案出版社,1992/4</DIV></DIV>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DIV>
<DIV>1967年2月,国务院秘书厅信访室的一件人民来信摘报比较急,没有认真校对就上送了。周恩来发现摘报中的错误改正后,又叫秘书告诉信访室的同志:**市的一个群众组织叫“狂人公社”,不是“犯人公社”。</DIV>
<DIV>1975年周恩来病重的消息传出后,河南省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的一位插队知青,用劳动挣的钱买了苹果,给周恩来即了一包,并写了一封信,表达他对总理的敬仰,对总理健康的关心。周恩来从工资中拿出钱寄给这位知青,作为苹果钱,并以邓颖超的名义给这位知青复信,表达谢意。又说:信访室的同志很辛苦,把这包苹果送给他们。信访室每人都分到一只苹果。刁杰成把苹果拿回家后一直未吃,等亲戚和孩子来时,大家共享。他们听说是周总理送的,都高兴得跳了起来,知道内情的刁杰成心情却十分沉重。(69页)</DIV>
<DIV>曾在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任职的刘东当年考上4中后,想买一套新的学习用品,特别是想买一只漂亮的笔筒,被父母拒绝了。他有些不满意,父亲说:“周总理办公桌上的笔筒只是一只普通的玻璃杯,难道你比总理更需要一只新笔筒吗?”刘东无言以对,觉得家长的道理是对的,但是对父亲的话还是有怀疑,心想: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总不至于拿一只玻璃杯作笔筒吧?直到后来在历史博物馆参观周总理生平事迹展览,亲眼看到那只玻璃杯,才心服口服。</DIV>
<DIV>一天凌晨2点多,正在值班的刘东的父亲,突然接到周恩来打来的电话,他听到周恩来那熟悉亲切的声音:“我是周恩来。对不起,打扰你休息了。”接着周恩来向他交代一件事:刚才周恩来给某部的值班室打电话,布置一项工作,话毕,周恩来按往常习惯,请接电话的同志把电话内容复述一遍。值班的那个人一听说是周恩来,心里一慌,周恩来刚才讲的什么竟一句也复述不出来。因此,周恩来给刘东的父亲打电话,请他给那位同志打一次电话,一方面重复一下刚才布置的工作,让对方记清楚;另一方面安慰一下那位同志,让他不要紧张,思想上也不要有什么压力。(80页)</DIV>
<DIV>一次,周恩来和陈毅一同参加全国政协的一个招待会,陈毅的堂兄陈修和陪着他们到每一桌敬酒,走到一张桌前,陈修和介绍说:“这桌同志都是黄埔同学,都是总理的学生。”周恩来说:“你们当中谁最年长,我要单独向他敬酒。”大家说:“修和年最长。”于是,周恩来向陈修和敬酒。</DIV>
<DIV>陈毅的追悼会上,周恩来没看到陈修和,就问:“修和为什么没有来?”陈毅的妻子张茜说:“修和发高烧不能来,有他的爱人和长子德沈参加。”周恩来又问:“修和到医院看了没有?”陈修和的妻子说:“他已去医院和陈毅的遗体告别了。”并介绍儿子德沈和周恩来见面,周恩来当即和他亲切握手,表示慰问。(169页)</DIV>
<DIV>1961年初冬的一个傍晚,国务院办公厅行政司值班室接到周恩来办公室打来的电话,说周恩来听说清洁工邓永喜生病,几天没见到他,很不放心,一时又抽不出功夫去看望他,委托总务处的同志代表他去看看,并把一些白糖、黄豆和饼干带去,表示慰问。(174页)</DIV>
<DIV>1956年5、1那天下午,大约1点多,国务院秘书厅的几个人正在加班,忽然有人说了一声:“总理来了!”大家同向窗外望去,只见周恩来正向他们办公室走来。大家不约而同地跑到门口,迎接周恩来,周恩来面带笑容,边走边说:“同志们好!”周恩来坐定后,便问每个人是什么地方人?工作几年了?生活得怎样?从个人情况问到家庭人口,从工作问到学习和生活。当介绍到邱省光是四川人时,周恩来说:“噢,四川小鬼,在北京生活习惯吗?”邱省光说:“习惯,在这里如同在家一样。”周恩来说:“应该这样,四海为家嘛。”在场的众人都会心地笑了。</DIV>
<DIV>一次,邱省光和几个人在乒乓球室比赛乒乓球,周恩来从这里路过,看到他们在打球,便推门而人。大家看到周恩来,都停下来,并请周恩来打球。他拿起拍子走到球台前,几个人你推我让,最后把邱省光推到球台前。周恩来说:“好!四川小鬼跟我打球。”他一边打一边问:机关有俱乐部吗?要好好组织一些文体活动,活跃机关生活。</DIV>
<DIV>1957年反右时,国务院秘书厅贴出了一些有关某些人生活作风问题的大字报。这天,周恩来路过,看到这种内容的大字报,脸上显出严肃的表情,问当时在场的有关领导:这样的内容能公布吗?考虑到影响没有?并说可以按政策对同志进行教育和帮助嘛!(170页)</DIV>
<DIV>《在中南海的日子里》,张华林主编,档案出版社,1992/4</DIV>
<DIV> </DIV>
<DIV> </DIV></DIV>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DIV>1958年1月初,叮嘱浙江省浙江省省长周建人,西湖游船不要搞机动船,否则船一开,会把水搅混,把鱼撞死,对人民生活养鱼不利。</DIV>
<DIV>1958年1月5日,在合肥,所乘汽车在途中不慎撞死一小猪,立即委托安徽省省委负责人派人向户主赔礼道歉,并按价赔偿。(117页)</DIV>
<DIV>1959年1月20日晚,在春节联欢会上与芭蕾舞演员白淑湘跳舞时说,学外国的芭蕾舞,要学精了,学到家,这样才能把我们的民族艺术融合进去。学这门艺术的黄金时期很短,要精益求精,成为专家。(206页)</DIV>
<DIV>1959年6月7日,去河北平山县南岗水库途中,路遇马车翻倒,老农受伤,当即命令停车救人。直至送老农的车从医院回来,得知老农只有点轻伤,才重新上车,继续前进。(233页)</DIV>
<DIV>1960年4月4日,二届人大二次北京代表小组会议上,周恩来对北京市的卫生工作提出建议:人民大会堂应设牌子,提醒大家不要把烟头、烟灰随便乱丢,有人丢在地毯上很危险。粪便处理要想办法,应该把粪便中的有害细菌全杀死后再上地,否则这是个病源,很多病由此引起。是否要用猪脚踩粪?能否采取别的办法,改用先进办法更好。沤肥超过一定的时间也可以把有害的细菌杀死。(300页)</DIV>
<DIV>1960年4月4日,在去往柬埔寨驻华大使馆途中,嘱咐北京副市长:马车应设马粪袋,不要把马粪丢在大街上,公安局应该管。(301页)</DIV>
<DIV>1960年5月3日,周恩来视察贵阳钢铁厂。当看到工人们费力地打渣口时,向工厂负责人及技术人员指出:你们打渣口的办法一定要革新,工程技术人员要和大家研究搞个机械,代替人工操作。(315页)</DIV>
<DIV>《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DIV>
<DIV></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5 14:46:07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967年4月9日,周恩来和陈毅陪同越南总理范文同、副总理武元甲到大寨访问。老贫农牛国栋正在虎头山上翻粪,周恩来看到他,亲切地问他叫啥名字?年纪多大?身体怎样?1973年4月23日,周恩来、邓颖超、农林部副部长杨立功陪同墨西哥总统埃切维里亚及夫人到大寨访问。刚下车,周恩来走进夹道欢迎的人群,先和前排的社员一一握手,又和后排的社员握手,看到站在第三排的老贫农牛国栋,周恩来把手伸向他,紧紧握着他的手,连声说:“我认得你,我认得你!”(142页)</P>
<>在大寨旅行社休息一会儿,周恩来提出要陪外宾参观虎头山。陈永贵说:“山上修通了公路,坐小车方便。”周恩来摆手:“不坐,不坐,我们还是爬爬虎头山。”路过后底沟,看到麦苗,周恩来嘱咐身边的同志走路不要踩踏庄稼。看见康家岭变成苹果园,就说:“我第一次来这里,没见这里有树呀!”陈永贵说:“这几年新栽的,总理你上次来,嘱咐我们要多种果树哩!”到了小石坡,遇到一个石坎,周恩来试了几次,都没有跨过,于是他回头喊:“永贵,来,扶我一把!”陈永贵紧跨一步上去,扶着周恩来的左胳膊登上石坎。(143页)</P>
<>周恩来走进林业组组长贾承富家,一边嗑着贾承富端上来的瓜子,一边问:家里几口人?住几眼窑洞?看着墙上挂着的照片,指着一位老人问:这是你母亲吗?贾承富说;是。周恩来又问:你母亲在不在?贾承富说:她住在在另一眼窑洞里。周恩来就拉上贾承富去看老人,问他多大年纪,身体怎样?(144页)</P>
<>下午4点10分,周恩来离开大寨。在阳泉火车站,山西当地5个人赶到站台,排成一行,想再见周恩来一面。周恩来由乘务员搀扶着,快步上车以后,回头看到站台上的5个人,又转身走下车厢,大步走到他们面前。“你们是哪里的?”周恩来笑问。“我是昔阳县委的。”“我是大寨公社的。”队伍前面的2人回答,周恩来与他们一一亲切握手。记者段存章回答:“我是记者。”“你们辛苦了。”周恩来紧紧握住了段存章的手。火车开了,周恩来和墨西哥总统站在车厢窗前,微笑着频频向他们招手。(146页)</P>
<>《我在大寨13年--一位党报记者眼中的大寨人》,段存章,农村读物出版社,2003年8月</P>
<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4 5:38:40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