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p>1971年春夏之交,日本朝野右翼分子出版了一本《啊,满洲》的书,由曾任日本首相的岸信介写序,歪曲历史。宣扬日本人到来之前,满洲这块土地是蛮荒愚昧之地,新京(长春)等城市是他们到来之后,才从“高粱地里冒出来的”。周恩来指示东北三省组织力量要用确凿事实针锋相对予以反击。经过李青山、张少武、简瑞年三人20多天的采访,写成《老黑沟惨案永不忘》和《细鳞河畔一家》的报道,用血的事实予以反击。(44页)</p><p>1960年3月,周恩来访问缅甸期间,到使馆看望驻缅工作人员并合影留念。当他得知一位炊事员因工作繁忙不能前来,周恩来待他工作告一段落后,特意单独和他照了相。饭后,周恩来和大家一起跳舞时,发现没有新华社的记者,就问:“解力夫同志来了没有?”李一氓大使回答:“他回去发稿去了。”周恩来又问:“河北定县的那位......冯光同志呢?”(周恩来到缅甸的第一天,见到冯光,曾问她是哪里人,那年参加工作)李一氓大使回答:“她也回去发稿去了。”周恩来说:“新华社的同志们太辛苦了。”(28页)<br/></p><p>《难忘时刻--记者亲历的历史瞬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11<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4 8:37:38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p>1947年深秋,李克农的女儿李冰得了斑疹伤寒,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似乎只能等死了。周恩来得知此事,派罗青长和他的警卫员连夜赶到西北野战军第一后方医院的驻地,用担架把李冰抬到安全地带,派去得力的医生带着急救药品,为李冰止住了血。随后送过黄河,送到她的父母的驻地。(194页)<br/>文革期间,卫生部有人要解散肿瘤医院(日坛医院)。在一次周恩来出席的一次会议上,李冰(日坛医院第一任院长,党委书记)把卫生部要解散肿瘤医院的决定告诉周恩来,周恩来听后,十分气愤:“肿瘤是常见病多发病,我们要研究它,不能取消,要树雄心立壮志,攻克肿瘤嘛!”(279页)</p><p>一次研究高干保健的会议上,周恩来为了了解癌症发病情况把李冰叫去。李冰带了一大堆数据,绝大部分是外国的,国内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还是一些根据局部材料推算出来的数字。周恩来很不满意,严肃地批评了李冰:“只知西方国家的情况,对自己要攻打的对象不清楚,怎么打这个仗?要把我们自己的情况搞清楚,才能根据我国情况来制定防治策略嘛!”还有一次,周恩来要了解某一种癌症发病情况,李冰等人摆了一桌子的洋书及图片,周恩来翻了一翻问:“你们开展癌症防治研究多少年了?”李冰答:“15年。”周恩来又说:“15年还没有一本自己的书?为什么不总结自己的经验,用什么培养干部?”(282页)</p><p>1973年11月27日,李冰向周恩来汇报和展示了河南林县(红旗渠所在地,现在改名林州)及河南、河北、山西、北京三省一市181个县食管癌调查和绘制的地图(后来以此为模式,汇编成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恶性肿瘤地图集》),得到周恩来的赞许。周恩来指示:“像林县这个点,应该坚持,还要多搞一些。”他要求李冰将地图复制成沙盘,这样可以更好地观察,便于研究。(313页)<br/></p><p>《流水的岁月--周国春传记文学作品集》,华艺出版社,2004/5</p><p></p><p></p>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p>60年代初,中缅边界问题最终解决之后,有一天周总理办公室给外交部送来一箱材料,要外交部归档。程瑞声(多次为中央领导作缅语翻译)当时在外交部亚洲司工作,负责此事。他看到箱内都是有关中缅边界问题的资料,其中有些是历史书籍的有关记载,有些是学者的研究文章,每一份都有周恩来阅读时用毛笔所作的圈点。(23页)<br/><br/>1970年11月25日晚,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外事口同志。周恩来通过不久前葡萄牙入侵几内亚的事件解剖麻雀,指出外交和外事口调研工作应该达到的深度,并且强调在对外斗争中应树立全局观点,各部门应相互协作。周恩来接连谈了4个多小时。谈话中,周恩来曾经一个个地询问了亚非司全体同志的情况,对亚洲司则询问了组长的情况。问到程瑞声时,周恩来亲切地说:“和你好久不见了,你最近缅文又用了一些吧?”程瑞声回答:“是的。”周恩来又说:“喔,你英文也懂。”亚洲司司长刘春在旁边说:“他现在还学了日文。”周恩来说:“噢。”<br/>1970年12月5日下午,周恩来在国务院会议室会见外交部核心小组和地区业务司部分人员。当周恩来问起越南是1968年哪个月开始同美国和谈时,在场的很多人答不上来。问到程瑞声时,周恩来称他为“我的这位老朋友”。(37页)</p><p>1961年,周恩来对程瑞声说,现在有些青年看外国小说很多,我们自己的历史却读得很少。不要说对古代史,就对近代史也知道得很少。他建议外交部的翻译多读一些中国历史,这样替毛主席翻译时也可帮毛主席记一些东西,特别是朝代的大致年代等。(38页)<br/><br/>《睦邻外交40年》,程瑞声,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1</p><p><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4 16:27:18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p>一次,周恩来同缅甸领导人谈到“非洲--马尔加什经济合作联盟”时,由于该联盟成员国较多,担任翻译的程瑞声对非洲情况又不熟悉,周恩来当即在他的小本子上写下“马非经济联盟八国&nbsp; &nbsp;1.塞内加尔&nbsp; 2.象牙海岸&nbsp; 3.尼日尔&nbsp; 4.上沃尔特&nbsp; 5.加蓬&nbsp; 6.多哥&nbsp; 7.乍得&nbsp; 8&nbsp;.马尔加什”另外又写下“布隆迪、卢旺达”,随即将这两页纸撕下给程瑞声。</p><p>1965年4月28日早晨,周恩来结束对缅甸的访问回国。在机场,周恩来同吴奈温告别后将要登上舷梯时,想起缅甸语翻译程瑞声这一次不随代表团回国,又走回来和程瑞声热烈握手,并说“谢谢你。”</p><p>1965年7月,周恩来在昆明陪同吴奈温游昆明湖时,在汽艇上和程瑞声开玩笑,说程瑞声注意力太集中,有许多周围事物未看见,他一定要偷程瑞声一件重要东西,看程瑞声是否能发现。周恩来又问另一位女翻译刘秀英,程瑞声的爱人喜欢他是否因为他注意力集中。大家都笑了。</p><p>周恩来常说程瑞声太瘦,一次周恩来让陪同的北京医院大夫替程瑞声好好检查一下,于是程瑞声到北京医院作了全面检查,各方面都正常。有时程瑞声因翻译未注意吃菜,周恩来就说:“你为什么不吃菜呢?”</p><p>1961年10月13日,周恩来陪同吴努参观清华大学,在机械系的欢迎队伍里见到了程瑞声的姐姐程瑞棣,程瑞声立即向周恩来和吴努作了介绍。周恩来问了她的年龄是否已婚和在学校做什么工作等。当时程瑞棣还没有结婚,周恩来说:“你弟弟倒比你早结婚了。”在当晚吴努的答谢宴会上,周恩来又问程瑞声,瑞棣为何还没有结婚。程瑞声说她要求太高。周恩来笑了。(40页)</p><p>《睦邻外交40年》,程瑞声,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1</p><p></p>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em01]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p><font size="3">1961年1月4日下午,吴努陪同周恩来到仰光东区参观向和尚布施的仪式。事前,吴努向周恩来提出除吴努本人向和尚发放布施物品外,希望周恩来也能向和尚发放一些布施物品。周恩来考虑到这是宗教性活动,不太愿意接受吴努的建议,问担任翻译的程瑞声有什么好办法,程瑞声建议由陪同周恩来访缅的中国佛教代表团发放布施物品,周恩来接受了这一建议并向吴努提出。但吴努坚持认为周恩来作象征性布施会有很好的影响,周恩来同意了,作了象征性布施,并向一些和尚发放了布施物品。<br/>1月5日,吴奈温到周恩来住的总统府陪同周恩来坐车去机场,一起到毛淡棉访问。途中周恩来得知吴奈温的官邸就在去机场的途中,就批评程瑞声没有事先提醒他,提出应该先到吴奈温的官邸,一起去机场。周恩来亲自向吴奈温表示歉意。(58页)</font></p><p><font size="3">1961年1月7日中午,程瑞声配周恩来在缅甸的宾馆进午餐。周恩来问他有没有结婚,程瑞声告诉他还没有周恩来笑着说他太拘谨,因此没有结婚。其实,程瑞声当时正在谈恋爱。1月14日,罗瑞卿问起程瑞声有没有对象,程瑞声作了汇报。罗瑞卿笑着说,总理的意见不对了。<br/>1月27日晚,在欢迎吴敦为首的缅甸贸易代表团的宴会上,周恩来表扬了程瑞声的缅文学得好,但又说他念东西不看人,并说这可能是他27岁仍然是“王老五”的原因。当时在场的罗瑞卿的夫人郝治萍立即说程瑞声有一个很好的对象,快要结婚,并要程瑞声向周恩来讲。但程瑞声仍然不好意思说。</font></p><p><font size="3">2月17日晚,陈毅夫妇在北京饭店宴请缅甸驻华使馆全体外交官。周恩来、罗瑞卿和外交部一些领导都来参加。席间,罗瑞卿问程瑞声的爱人回来没有,程瑞声说还没有回来。这次,程瑞声才告诉周恩来他在总政歌舞团有个对象,是个舞蹈演员。周恩来笑着说:“到看不出,你本领还不小。”程瑞声说,两人还有些矛盾。罗瑞卿对周恩来、陈毅说:“看来是要我们帮忙了。”大家都笑了。</font></p><p><font size="3">4月,周恩来在云南和吴努会晤,期间问起程瑞声的婚姻情况,程瑞声说不久将要结婚。周恩来高兴地说:“你和李路是‘矛盾的统一’,文工团的女孩子都喜欢比较老实的。”</font></p><p><font size="3">10月11日晚,周恩来举行欢迎吴努、吴奈温的宴会。席间程瑞声告诉周恩来他已经结婚了。周恩来、陈毅、罗瑞卿、张茜都向他祝贺并且敬酒。他们还开玩笑说程瑞声悄悄地解决问题,都不通知他们。</font></p><p><font size="3">1962年5月20日晚,程瑞声和李路一起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看话剧《抓壮丁》。开场不久,李路告诉程瑞声:“总理来了,就在我们身后一排,还有邓颖超大姐。”程瑞声非常激动,第一幕结束后,程瑞声立即站起,和周恩来、邓颖超握手,并向他们介绍李路。周恩来问李路姓什么,是哪儿人,并笑着对程瑞声说:“想不到你找到这样难得的爱人。”邓颖超问起程瑞声,周恩来把程瑞声的名字一字不差的告诉她。</font></p><p><font size="3">1962年11月20日,周恩来会见缅甸大使叫温,陈毅也在座。会见前,陈毅说起上次在紫光歌舞会上见到李路。周恩来就问程瑞声是否实行计划生育,并说最多只能要两个孩子,男同志要控制。他说现在有些同志还有些封建思想,很奇怪。</font></p><p><font size="3">1971年8月,周恩来同吴奈温在广州会谈。会谈前周恩来要程瑞声队当晚演出节目的歌词协助审查,还开玩笑地说:“你受了夫人的熏陶,应该懂得如何修改。”周恩来对歌词中的“杀、杀、杀”有意见,指出这不符合毛主席的思想。周恩来问李路是否还在文工团,程瑞声回答已经复员了,周恩来说很可惜。(98页)</font></p><p><font size="3">《睦邻外交40年》,程瑞声,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1</font></p><p><font size="3">1960年,曾任周恩来的警卫员的龙飞虎,正在福州军区后勤部长任上。那年福州军区后勤部有人要进北京开会,龙飞虎就请他给周恩来捎两个樟木箱子。开会的人带着龙飞虎写的信,找到当时任总理办公室主任的童小鹏,他听说是龙飞虎送的,就收下了。但是当他向周恩来汇报此事时,却受到周恩来的严厉批评,要他把箱子运回福州。童小鹏提出既然不收礼品,那按价付款也行。周恩来坚决不同意,一定要他退回。</font></p><p><font size="3">第二年,龙飞虎进北京开会,顺便去看望周恩来和邓颖超。周恩来先问了福建前线部队的战备和工作情况,龙飞虎简要地做了汇报。而后,周恩来对后勤工作做了指示。周恩来说:“后勤工作很重要,后勤工作搞不好,在今后的战争中是不可能赢得胜利的,我们在长征中为什么那么艰难?就是因为没有后勤,使许多伤员不该牺牲的牺牲了,不该残废的残废了,你是亲身经历过的。”接着又说:“后勤工作一定要科学化,现代化,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懂专业技术,会管理的人才,没有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后勤工作是搞不好的。”<br/>最后周恩来对龙飞虎语重心长地说:“组织上信任你,让你管好财权,物权,你当后勤部长,我支持你,要当好这个家。你当后勤部长,用公家的东西送我,以后你怎么去管理自己的部队?当后勤干部首要的一条就是廉洁。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允许有半点私心。”这时邓颖超说:“许多国际友人送给总理的礼物,都分类登记,全部上交公家。”(438页)</font></p><p><font size="3">《震撼人心的历史瞬间》,樊易宇、邓生斌,长征出版社,2005/5</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0 6:05:36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p>1960年苏联专家全部撤走之后,周恩来问二机部部长刘杰:“那些专家同我们还有联系吗?”刘杰答:“有的过年过节寄个贺年卡。”周恩来说:“不能忘了他们,我们将来响了,也有他们一份功劳。”(54页)</p><p>1966年6月30日,周恩来结束出国访问,回国时到达我国导弹试验基地,检查这次导弹核武器试验的准备情况。途中经过核试验场时,周恩来本想看一下核试验基地,后来考虑刚从国外回来,飞机上人比较多基地不方便,就没降落,让飞机在核试验场空中转了一圈。(128页)</p><p>1966年10月20日,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开导弹核武器试验前的最后一次专委会。国防科委副主任罗舜初、钱学森、核工业部副部长李觉、国防科工委办公室主任张震寰和国防科委一局局长胡若嘏、导弹核武器技术协调组组长,谢光选、龙文光等人参加。晚9点半,周恩来和叶剑英到场。一位服务员端来一碗面汤和两个包子”。秘书说:“总理还没吃饭呢。”周恩来说你们开会,我边吃边听。张震寰汇报两次“冷”试的结果和“热试的准备情况。周恩来对大家说:“今天的会议,请我们的叶参座参加。不要什么事情都要让我们去管,你们年轻人来多管一管嘛。”周恩来说:“这次热试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定要百分之百的完成。从领导到每个人都要更加细心,保证地面上没问题,操作中不出问题,坚决消灭掉人为的差错。工作检查好了,要让部队好好休息,搞好伙食。凡想到的问题都要检查到,一切缺陷都要弥补好,要做到所有检查结果都没问题,尽最大努力使试验获得成功。在该做的都做好了之后,也要敢于冒一定风险,无限风光在险峰啊!要沉着地打好这一仗。”周恩来一边吃包子,一边问这问那。图纸摆开在地毯上,周恩来趴在图纸前,看导弹飞行弹道,看导弹下的居民分布情况。周恩来反复问:“导弹能打多远?核弹头杀伤范围有多大?有没有危险?”(134页)</p><p>《中国两弹一星实录》,彭继超,伍献军,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5</p>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看至18页 反着看的。
要慢慢。多了可以出书啊
<p><font size="3">1966年底,周恩来在连续开完两个会之后,直接赶到京西宾馆,参加专委会。周恩来一到,国防科委副主任罗舜初说:“总理来了,开会吧。”周恩来说:“你让我喘喘气嘛!”这时他还没有吃早饭呢。服务员端来一杯牛奶,周恩来和大家聊了一会儿,说:“好,休息好了。”<br/></font></p><p><font size="3">在一次讨论氢弹试验的专委会上,工作人员在周恩来面前展开一张图纸,上面一个角印着毛主席像,一个角印着“最高指示”。周恩来一看便皱起眉头,严肃地说:“这样把毛主席的像放在地上,我心里很不安。怎么你们也搞这一套啊?图纸就是图纸嘛,把毛主席像印在这上面,不严肃嘛!如果谁不小心撕破了,滴上墨水,不就又说不清了,又是一个政治事件!”周恩来问国防科委一局局长胡若嘏:“胡若嘏,这是你搞的啊?”胡若嘏说:“这是九院搞的,我拿回来的,我也没考虑这个问题。”周恩来眼睛扫了下会议室,又说:“现在茶杯上,脸盆上也印这些东西,商店门窗上也挂满了这些东西,让人都看不出是什么商店了,这是对毛主席不尊重嘛!我对毛主席是尊重的,我就戴这一个‘为人民服务’。”</font></p><p><font size="3">1966年12月10日,核武器试验基地的科技人员,发现了一个主要部件的质量问题。周恩来听说后,马上对刘杰说:“你立即坐飞机去看看怎么回事。”刘杰说:“我是一个部长,坐专机不太合适吧。”周恩来说:“部长怎么不能坐专机,这是为了工作!”(174页)</font></p><p><font size="3">《中国两弹一星实录》,彭继超,伍献军,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5</font></p><p></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0 6:04:40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