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p><font size="3">1967年6月12日,周恩来召集李富春、叶剑英、聂荣臻一起听取国防科委副主任罗舜初关于氢弹试验的汇报。周恩来说要在场区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并在场区写大字语录牌,但不要把大字写在地上以防敌人从空中拍照。这次热核实验,将要实现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对发展我国核武器事业上的英明预言和伟大号召。听取汇报中,周恩来严肃地说,基地于6月10日空投遥测弹情况的报告中说:“均很正常”,伞有三处裂口,还能说“很正常”?缺乏科学态度,应为“较正常”。不要过分乐观要实事求是。场区有的同志“有些经验主义”,这不行。必须认识这次试验的特点,并认真严肃对待,绝不能粗心大意。工作应精益求精,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font></p><p><font size="3">周恩来详细询问了试验的安全防护工作。他说,对场区周围138公里至150公里的三个居民点,分别派出3个小组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并携带警报工具,通信器材,于“零”前发出警报,要居民留在房子里学习毛主席著作。在考虑沉降沾染时,对场区以西地区,也要充分注意,要研究计算可能沾染的地区剂量。要有意外情况(地面西风、地爆等)的安全措施。总之,要非常关心人民的安全。</font></p><p><font size="3">周恩来强调说,这次试验要更认真。现在看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很关键的是保证伞的强度和正常开伞。这个问题,必须认真严肃对待,全面考虑和检查。6月13日综合预测后,还要对产品总装认真地做全面检查,保证安全可靠。对遥测站消除干扰问题应进一步研究解决。对经常出现的示波器和相机卡片,也要重点检查。(192页)</font></p><p><font size="3">《中国两弹一星实录》,彭继超,伍献军,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5</font></p><p><font size="3">1945年重庆谈判后,周恩来坐一架小飞机回到延安。中央领导和很多群众都去迎接。李文模(解放后曾任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也约了伙伴去机场,一则迎接周副主席,二想看看飞机。没想到最后他在欢迎现场与迎面走来的周恩来碰上。他喊一声“周伯伯好!”周恩来也向他问好,问他干什么来的。他说迎接周副主席。没想到周恩来说:“你是来看飞机的吧?”李文模说:“周伯伯,我长大后,可以开飞机吗?”周恩来拍拍他的头说:“那你要好学习。”</font></p><p><font size="3">《上海文汇报》,2006/10/9,《李文模:从“红小鬼”到“飞将军”》</font></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0 3:50:03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p>1940年,周恩来刚从苏联回来。这一天放电影,很多人发现是周恩来在用手摇放映机。放完电影,一些老熟人向他围拢。他和大家一一握手。大家纷纷问他:“周副主席,你完全好了吗?”他举起右臂高声说:“你们看,这不好了吗?不好,我能给你们放电影吗?”“那你为什么要自己放呢?”“好是好了,苏联医生劝我还要经常活动这只手腕,我摇动放映机既给你们看电影,我又得到锻炼了,这不是一举两得吗?”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他也跟大家一起哈哈大笑。(1045页)</p><p>重庆谈判期间,红岩村的一次舞会上,毛泽东参加了。那天晚上周恩来没有跳舞,他两臂交叉于胸前,一直在旁边看。刘白羽想起一事,就过去和他交谈。周恩来却说:“你下去跳舞吧!”一把把他推进舞池。刘白羽回头一看,周恩来目不转睛地凝视着毛泽东。(1051页)</p><p>1965年,周恩来约见国务院文化部的新班子在人民大会堂见面。谈了一阵之后,周恩来说:“今天我请你们吃炸酱面。”周恩来领着大家走到长廊上的一张方桌旁,桌上的确只有炸酱面。一面吃一面继续谈,周恩来问着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问到刘白羽时,刘白羽说:“我是神经官能症,每夜要吃速可眠......”周恩来望着他说:“是红胶囊的那一种吗?”刘白羽说:“是的。”周恩来说:“那不要紧,我每天晚上也吃一颗,只要控制不增加量就不要紧。”吃完饭,周恩来十分认真地问身边的工作人员:“饭钱付了吗?”(1055页)</p><p>1962年,周恩来决定拍《李善子》这部电影。参加人员有张骏祥、郑君里、张瑞芳等。拍摄期间,周恩来调了很多张瑞芳演过的电影和大家一起看。一个冬天的夜晚,大家看完电影,走出房间,大家都觉得非常冷,却发现周恩来只穿着一条单裤。刘白羽大吃一惊:“总理!你不冷?”周恩来哈哈大笑,拉起裤脚给大家看,周恩来说:“在中南海,毛主席和我冬天都不穿毛裤。”张瑞芳惊讶地说:“你是怎样锻炼出这一身体魄的呀?”周恩来说:“我没什么锻炼,工作就是锻炼,我只爱在夜晚沿着中南海湖边上走走。”那天夜晚,大家还想陪陪周恩来,周恩来却说:“今晚很冷。”执意要看着大家上车走了。(1063页)</p><p>《心灵的历程》,下册,刘白羽,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p>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em01]
<p><font color="#444444">长征途中休整时,四局(教育局)与政治处联合组织保密大检查,当检查到某局时,竟被拒之门外,检查组向政治处主任钟汉华汇报。钟汉华认为有人敢公开抵制上级布置的大检查,此事不该,遂向上级如实报告此事。但上级却批评检查组乱闯,破坏保密制度。钟汉华感到大机关难呆,一度萌生去意。后来周恩来找他谈话,告诉他那是一个保密十分严格的单位,拒绝检查是正确的,政治机关不应该干涉司令部机关的具体业务,不能破坏保密的守则。后来过了很久,钟汉华才知道那是个专门破译密码的部门。</font></p><p><font color="#444444">《长征——细节决定历史》,吴东峰,朱继红编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6/8</font></p>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p><font size="4">1965年7月5日,新疆石河子的人们列队迎接周恩来和陈毅来石河子视察。12点多,周恩来和陈毅,在距离子午路口5、60米的地方下车,步行500多米,一前一后向人群走来。周恩来微笑着向大家挥手致意。大家喊:“总理辛苦了!”周恩来说:“同志们辛苦了!”大家又喊:“总理好!”周恩来回答:“同志们好!”并说:“毛主席让我来看望你们的,你们辛苦了。”</font></p><p><font size="4">下午3点半,周恩来和陈毅又来到葡萄园,下车后和迎候在园门前的人们一一握手,互道辛苦。踏进园门,周恩来指着一块标牌上的字问:“1964年葡萄总产6万斤,1965年计划总产11万斤,产量要翻一番,是不是浮夸呀?”周恩来将“浮夸”两字说得很重,园艺技术员魏志洲回答:“今年葡萄园进入盛果期,只要整好枝,加强管理,产量可以翻一番,不是浮夸。”看到架架葡萄果实满枝,周恩来高兴地说:“这么多葡萄可以加工果酒。”周恩来将“加工果酒”说得很肯定。周恩来指着一串葡萄,用商量的口气说:“能不能让我们尝尝?”魏志洲剪了一串“马奶子”递给周恩来:“还不成熟。”周恩来尝了一粒,分一小枝递给陈毅。陈毅已经自己摘了一串在手,吃了一粒:“啊,酸的!”周恩来用纸扇敲了陈毅一下:“主人说了,不成熟嘛,浪费了!”</font></p><p><font size="4">周恩来后来又去看条田和庄稼。在地头,周恩来走下车满面笑容和群众握手,向群众问好。周恩来握住农场机关女干部郭文波的手问候:“你们好,你们辛苦了!”话题一转,风趣地说:“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像你这样的年轻姑娘,该找一个维吾尔族小伙子成婚嘛,这样可以加强各民族间的友谊和团结。”郭文波笑答已经结婚并有了女儿,周恩来再次高兴地握住她的手:“好啊,你已经扎根新疆了,祝贺你!”然后,周恩来从人群中抱起一个小女孩,叫赵玉梅,很久舍不得放下。周恩来踮起脚跟,提高裤腿,小心翼翼走进棉田察看棉花生长情况,不时扭头嘱咐身后的同志:“小心,留神,不要踩了庄稼。”每一个迎上前向周恩来问好的人,周恩来都和他们握手问好。(190页)<br/></font></p><p><font size="4">《亲历激情岁月—屯垦戍边讲谈录》,第二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毛泽东屯垦思想研究会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2</font></p><p><font size="4"></font></p>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p><font size="4">1965年7月5日,周恩来和陈毅在视察了新疆石河子的农场、工厂、院校之后,回到招待所(今石河子宾馆),已是深夜2点。周恩来没有马上休息,用电话向中央汇报了一天活动情况之后,又向有关部门详细查问了第二天临行前和兵团干部、劳动模范、复员军人、支边青年代表一起合影的落实情况,并叮嘱:“一定要在天亮之前,通知到每个代表。”6日清晨代表们在各级领导带领下,来到招待所对面林带前,按照指定位置迅速地一排排站好。10点整周恩来和陈毅准时从招待所大门向大家走来。全场响起热烈掌声,周恩来和陈毅频频挥手向大家致意。掌声过后,周恩来回头,看到招待所大门前几十位服务员、炊事员和警卫人员,便向他们挥手:“来!你们也过来一起照个相。”大家喜出望外,争先恐后的跑过来,周恩来又将他们一一安排在最前排。周恩来要入座时,先和侯正元等几位劳模握手,然后离开预定的中央位置,走到偏右的第六个位置,请赛福鼎、王恩茂等自治区党政军领导坐中间。开始谁也不敢动,周恩来再三坚持,大家依次向中间靠拢,周恩来就坐在偏右的第六个位置。(202页)</font></p><p><font size="4">《亲历激情岁月—屯垦戍边讲谈录》,第二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毛泽东屯垦思想研究会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2</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7 5:08:55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p><font size="4">1958年4月的一天,周恩来、彭德怀、习仲勋在黄河流域八省市代表的陪同下,来三门峡工地进行为期三天的视察。在一个路口有条浅沟,周恩来坐的车过不去,只得停下。车门打开,周恩来走出汽车,公路上的喧土很厚,几乎淹没了周恩来脚上的圆口布鞋,周恩来毫不在意,只听他朗声说到:“车子开不过去吗?来,我们把它推过去。”三门峡水利电力工程局局长兼党委书记刘子厚,副书记张海峰,工程局副局长兼三门峡水利电力工程局驻京办事处主任马兆祥劝阻无效,只得和周恩来一起推车过沟。过了沟,周恩来对马兆祥说:“不坐车了,我们走。”马兆祥小心地搀扶着周恩来在坎坷不平的土路上走,刘子厚和张海峰忙不迭地回答周恩来提出的每个问题。周恩来先问工程进度和遇到的困难,又问大坝的高度有没有确定,坝基的承载预应力以及按什么标准施工的。工地上的工人们看到来了一群人,有个眼尖的小伙子,发现了周恩来,即大声叫了起来:“周总理、周总理、周总理到工地上来啦!”刹那间,工地上响起一片欢呼声。周恩来微笑着,登上坝头的一块高地,两手高高举过头顶。人群顿时静了下来,一起注视着周恩来。周恩来大声说:“同志们!同志们!我看你们来了,你们辛苦了!”“祝周总理身体健康!”“欢迎周总理视察指导!”“共产党万岁!”口号声响起,人群又一次沸腾起来。周恩来连连摆手“同志们,同志们!大家要注意安全啊!”<br/>下午,周恩来等人在工程局办公楼五楼会议室听取汇报。一进会议室,周恩来就笑起来了,他双臂抱在胸前,两个肩膀笑得一耸一耸的:“小马同志,你这是要我们开会呀,还是邀请我们吃西餐啊?”马兆祥忙说:“有些同志还没见过总理,我怕万一把谁的座位排远了,他们会有意见的,所以才把椅子摆了个椭圆形,请你坐在中间听汇报,这样同志们就不会有意见了。”“哦,是这样!”周恩来略微思索一下,说:“我们还是把桌椅摆成排吧,来,大家一起动手。”汇报开始,周恩来一手执笔,一手拿本,不论谁发言,他都走过去,或坐或站的靠近发言人,认真地听,详细地记,不时还问上几句。连续两天,周恩来都是上午去工地,同工人和基层干部交谈,了解情况;下午开会,听取汇报。(234页)</font></p><p><font size="4">《岁月如流》,马兆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font></p><p><font size="4">1946年1月,杨迪(当时任作战参谋)早饭后身穿少校军衔军服,从台阶处由下向上走,正遇到周恩来从上往下走,杨迪靠边让道,没想到周恩来停下脚步,眼睛直看着杨迪的衣领,杨迪不知所措。周恩来问:“你是才从延安来的同志吧?”杨迪回答:“是。”周恩来望着他的衣领:“小同志,你现在身穿少校军官服,穿着就要很正规。怎么不系风纪扣呢?这是军容不整。你马上把风纪扣扣上。”周恩来看着杨迪扣上风纪扣后说:“以后要注意,你现在穿上了正规的军服,就要很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代表八路军干部的形象。”“周副主席,我错了,以后一定要改正。”“认识了,改了就好嘛!”(374页)</font></p><p><font size="4">《抗日战争在总参谋部》,杨迪,解放军出版社,2003/1</font></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2 5:40:55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p><font size="4">章百家出生不久,在陕北行军途中,坐在摇篮里的他几乎被河水冲走。周恩来听说后赶来看望,把后勤部门分给他的奶粉和营养品留给孩子。</font></p><p><font size="4">1949年底,章文晋和张颖夫妇在天津,周恩来路过天津,特意把张颖和她的儿子章百家接去。当时章百家刚满2岁。张颖让他给总理唱个歌,他却一定要翻跟头,说着就在地毯上歪歪扭扭的翻起跟头。逗得周恩来前俯后仰,笑得直不起腰来。周恩来感慨地说:“当年瘦小的孩子居然闯过道道难关,长得这么好,新生力量真是不可估量啊!”</font></p><p><font size="4">1973年,外交部长助理章文晋和新闻司副司长张颖在赴任加拿大大使前,周恩来说:“早就答应见你们全家人,现在你们夫妇就要离开了,趁孩子们都从外地回来送你们,也一起见一面吧。”8月5日傍晚,章文晋和张颖带着4个孩子来到西花厅。周恩来一见到章百家,脸上顿时绽开微笑。“有十年不见了!已经是个大人了,还当了解放军!”周恩来拍拍章百家的肩膀,惊喜地打量着说:“你知道吗?你这条命是捡来的哩!”落座后,周恩来环视大家,略带歉意地说:“好多年以前就想见见你们了。”临别,周恩来喟然对章文晋的孩子们说:“我第一次见你们,恐怕也是最后一次了!”(414页)</font></p><p><font size="4">《周恩来与外交部长们》,张植荣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12</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2 14:48:31编辑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p><font face="新宋体" size="4">文革期间,周恩来召集高级干部讲解一份“外交部声明”让章文晋念稿子。当章文晋念到“美国驻联和国代表布什纠集了20几个国家,向秘书长递交关于‘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议案”时,周恩来打断了他,开始询问在座驻亚、欧、非、拉美各州的大使和负责人:“你们这些大使注意了没有?亚洲有几个国家参加?欧洲呢?大洋洲呢?非洲呢?拉美呢?”在座的大多说“记不清了”,“说不上来”,“乱糟糟的,不记得”,或者就答错了。周恩来大为震惊,十分严肃地说:“都没有看?我真有点恼火,你们回来学习,报纸也不看,参考也不看。也好嘛,考考你们。你们要学政治啊!”章文晋继续念,念到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一次谈话,周恩来又问:“这个城是哪一个州的?”“不记得。”周恩来生气地说:“你们连世界地图都不记。送你们一本地图吧,不然你们自己不记,外交部得给你们搞地图书了吧。”章文晋又念到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18国在联合国提出的关于驱逐台湾、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议案。周恩来又问:“现在承认我们国家的一共有60几个?”章文晋答:“美国统计是67个。”周恩来用它极少用的严厉口吻说:“你这个章文晋,查承认中国的有几个国家也要查美国的统计,你们自己都不清楚,还要查美国的统计!我们的大使连这些数字都不清楚,这不行!我替你们呼吁搞一个表出来。另外,你们还要带一张世界地图出去,还有各种工具书、字典,要搞点带出去不然连历史、地理都说不清。”(407页)</font></p><p><font face="新宋体" size="4">在于马歇尔谈判时,有一次章文晋把一份会谈备忘录遗落在休息室里,直到临走时,经周恩来提醒,章文晋才把它找回来。周恩来首先作了自我批评:“我的年纪比你大些,也比你有经验,我应该事先提醒你。”然后,周恩来严肃地对章文晋提出了批评。(405页)</font></p><p><font face="新宋体" size="4">一次,周恩来和陈毅一起从国外回来,在成都看一部话剧,剧中有位热情单纯的姑娘,大声宣布自己的伟大理想:“我要做一个外交家!”周恩来听了哈哈大笑,对旁边的陈毅说:“你听,她要向你看齐,借你的班!”陈毅摇了摇头:“真正的外交家,那要数你呀!”(62页)</font></p><p><font face="新宋体" size="4">《周恩来与外交部长们》,张植荣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12</font></p>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话不多说了,赞一个!![em01]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