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972年,巴基斯坦总统布托访问中国。周恩来对布托建议:“如果在地方上有些小煤矿、小铁矿,可以在一定的时期内允许私人经营,这有好处,例如可以搞些小的钢厂,可以在地方上生产些小农具,这样就不要都由国家来负担了。” <br/>“在过渡时期必须十分谨慎,要不断总结经验。你们的目标是好的,就是首先要使西巴(巴基斯坦刚刚分裂为西巴和东巴)站得住脚,强大起来。没有一个强大的基础,在国际斗争中是要失败的。” <br/>1957年,时任农垦部长的王震率中国农业代表团访日,受周恩来委托买回了一批适合中国使用的农业机械,从北海道引回一些日本稻种。 <br/>1972年,周恩来在患癌症之后,仍在关心中国为斯里兰卡援建的“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听说中国画家对大厦内的油画主题争论不休,就亲自将主题定为“美丽富饶的国土,勤劳勇敢的人民” </p><p>周恩来让人在人民大会堂布置了台湾厅,叫罗青长从故宫调来郑成功的画像,挂在台湾厅。并把郑成功的画像复制后送给了台湾当局。台湾厅的的解说词是周恩来亲自题写的。(见《话说周恩来》,<font size="2">,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6月</font>) </p><p> 万隆会议闭幕当天,5个发起国宴请周恩来。宴会前半小时,周恩来说:“我还有个活动。”他带着礼宾司司长去参加一个小国的酒会。这个国家虽然事先邀请了周恩来,但是大会结束后5个发起国总理宴请中国代表团,主人以为周恩来不会出席酒会了,万没想到周恩来如此重视一个小国的邀请。 <br/>1960年,周恩来访问柬埔寨,参观了中国援建的一些工厂,看过以后,周恩来说,我们对所在国的情况不了解,人家这地方热,盖房子是要通风防潮,遮挡阳光的,而我们的建设却是北京风格的,用大玻璃窗采光等等,犯了主观主义,以后我们援外要先搞调查,把受援国的情况搞清楚。 <br/>文革时,驻埃及大使黄华从刚果(布)回来乘坐荷兰飞机,机组服务员认出了他,走过来对他说:“我们给周总理开过飞机,为中国代表团服务过。”(指访问亚欧十四国的那次) </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0 3:16:46编辑过]
|